目前分類:財訊專欄 (1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財訊495期.jpg

時序進入新的一年,威士忌產業界卻有些愁眉苦臉,只因過去一年來受制於全球經濟不景氣,非屬民生必須品的烈酒當然也大受影響。根據統計,蘇格蘭威士忌的整體業績掉了超過一成,不過台灣既然身為威士忌消費大國,銷售量依舊上揚,成為全球的指標性市場,各方威士忌裝瓶持續不斷的湧入,風潮似乎熾熱不減。

綜和威士忌相關的年鑑、年報、雜誌、網站對2016年趨勢走向所做的預測,所有的觀察重點都可追溯到單一現象:老酒存量不足。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產業低迷蕭條,以蘇格蘭的麥芽威士忌而言,產量僅及目前的二分之一,即便進入二十一世紀,生產者對於前景依舊有些踟躕猶豫,以至於如今面臨無酒可裝的窘境。為了因應,各酒廠於這一、二年來莫不大舉擴充設備,譬如台灣的員山蒸餾廠便預計在今年年底將產能一舉提升到六倍之多,但這些擴充在短期內依舊難以填補需求。以此為基準出發,可觀察到以下的重點。

觀注焦點一:無酒齡標示(NAS)威士忌。這一股潮流自兩、三年前開始加溫,去年則大行其道,無論是酒專或機場免稅店,貨架上無酒齡標示的酒款越來越多,而且價格差異極大,從數百元到上萬元都有,讓習於以酒齡評斷酒質、價格的消費者難以適從。展望未來,這股趨勢在供需失衡下應無停歇可能,但消費者若能破除拘錮已久的年份迷思和魔障,回歸到個人感官的原點,自然不必斤斤計較於酒標上的數字。

觀注焦點二:美國波本威士忌。台灣市場長期由蘇格蘭威士忌所獨佔,目前極夯的日本威士忌遲至六、七年前方開始受到矚目,但美國威士忌因原料、製程不同而產生較為辛辣的口感,台灣少有人純飲,向來只在吧檯作為基酒供調酒使用。不過近幾年來,美國威士忌在本土大為流行,除了波本、田納西等傳統威士忌酒廠之外,其他上百家採用各種穀物原料、各式配方和專屬製程的小型工藝蒸餾廠(craft distillery)更是百家爭鳴,試驗風格極強。預期這股美威風潮將吹入台灣,尤其是小批次裝瓶或實驗性產品,絕對能讓勇於嚐鮮的消費者一新耳目。

文章標籤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93期.jpg

某次餐酒會中,我向鄰坐年輕人推薦姚和成先生翻譯的「威士忌全書」,許之為酒迷必備之重量級著作。他有些遲疑:「這本書不是只對蒸餾廠作些敘述而已嗎?」我正色回答:「不不不,還包括許多製程技術和歷史風土的說明。」很顯然,這番話讓他更加迷惑:「我們又不是生產者,有必要去瞭解這些嗎?」

2016年的「麥芽威士忌年鑑」出版了,根據書中統計資料,台灣麥芽威士忌的銷售量依舊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法國,更勝於出口國大英國協。以台灣人口之少、進口數量之多,堂而皇之的自稱威士忌消費大國絕不為過。因為如此,各大酒商、酒廠、進口商以及經銷商莫不摩拳擦掌的競逐這塊大餅,許多全新酒款常以台灣練兵,台灣的業者也不時提出創意發想供酒廠參考,以至於各種品飲、體驗和餐飲搭配活動幾乎全年無休的推出,台灣酒友受到的眷顧絕對讓其他國家眼紅,就舉近兩個月的活動為例:

《世界威士忌地圖》作者戴夫布魯姆於十二月五日與金車噶瑪蘭的首席調酒師張郁嵐對談,分享有關產區特色、生產歷史、酒廠風格以及時興的風土話題,兩位大師激盪的火花熱力四射。隔天又與大摩威士忌合作舉辦了一場品飲會,探究橡木桶對威士忌的影響,深入大摩首席調酒師理查彼德森精湛的過桶、調和工藝,讓聽眾獲益良多。戴夫布魯姆何許人也?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威士忌作家之一,從事威士忌寫作二十餘年,已出版了八本著作,其中扛鼎的《世界威士忌地圖》一直是我手中重要的參考書。這一回趁著中譯版出版來台,留著一部大鬍子的他展現風趣、坦率的親和力,以及對威士忌各面向毫無死角的瞭解,參加的品飲聽眾大呼不虛此行。

格蘭傑於十二月三日起,一連三天舉辦「蘇格蘭密令:潛入味蕾秘境」活動,由首席調酒師比爾梁思敦席下大弟子Brendan McCarron帶領,拆解了「格蘭傑經典」基本款,從新酒、一次及二次裝填波本桶,品飲到調和後的酒液,仔細分析不同橡木桶陳年所具有的風味特色。不過讓參加者最感興趣的還是香氣盲測,大家戴上眼罩,純靠嗅覺去辨別六種基礎香氣,答案揭曉後驚呼四起。一向自詡對香味敏感的我,六道題目居然只答對一半,沮喪之餘,只能大嘆學藝不精、有待磨練。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92期.jpg 
自古威士忌便稱作為「生命之水」,其來源與充滿神秘氣息的鍊金術有極大的關連。從希臘哲學家亞理斯多德開始,煉金術士窮盡其畢生之力,無非追尋能將任何金屬轉化為黃金的萬能催化劑「哲人之石」,但千百年過去依舊毫無所獲。不過到了中世紀有了突破,製造了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王水(aqua fortis),同時也引出「鍊金液」的概念—一種能促進變化的催化劑。最重要的鍊金液可由發酵酒液經蒸餾後產生,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強水,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水(aqua vitae),當時的人相信它具有魔力,因此將之視為長生不老藥,常被當作醫療使用。這種鍊金液的製法很快的席捲歐洲,並被譯成數種不同的語言:法語稱之為eau de vie (白蘭地),蓋爾語則成為usquebaugh (威士忌)。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91期.jpg 

翻查蒸餾廠背景資料時,無論是書籍或網路,通常很制式的從開天闢地談起,某人某年在某地創立了蒸餾廠云云。時間、人名等資訊或許確切可考,卻很難獲得清晰的圖像,尤其是「人」,除了一個陌生的名字之外,其餘難有共鳴。過去的我從未深究,因為酒廠歷史動輒百年,建廠之後常常轉手又轉手,今日的風貌早與草創之初大不相同,辛苦探詢並無太大意義。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90期.jpg 

山巒起伏的蘇格蘭高地,湍流的菲迪河由東向西切割坎沃山丘,與杜倫河會合後轉向西北匯入斯佩河,豐沛的水源孕育的不僅是農業和畜牧業,雙溪所夾的山谷百年來不斷冒著蒸餾青煙。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羅馬立足於七座山丘,達夫鎮則建立在七座蒸餾廠」便成為當地居民朗朗上口的韻文,外地人開車沿A931公路進入小鎮,可看見大大的路標寫著「歡迎光臨達夫鎮—麥芽威士忌之都」。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89期.jpg 

台灣向來是威士忌兵家必爭之地,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品牌間時時計較於銷售數字和市占率。不過遠在蘇格蘭,各蒸餾廠或酒公司的從事者相互熟捻,即便競爭依舊,卻存在極微妙的競合關係,尤其在危急存亡之秋,更是萬眾一心的團結對外。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87期  

近一、兩年來日本威士忌堪稱炙手可熱,以山崎50年為例,去年在香港邦漢斯拍賣會上,這支在推出時「僅」8萬港幣的老酒,最終以24.5萬港元落槌;同樣是去年於台北舉行的羅芙奧拍賣會上,一瓶1963年的輕井澤創下新台幣98.6萬元的驚人價格;到了今年,輕井澤1960年更以近92萬元港幣刷新日本威士忌的拍賣紀錄。怪不得Whisky Luxe酒展上,進場酒友迅速的在三得利攤位前排成人龍,無非是為了試試手氣,看看能否以60萬的「低價」購入唯一的一瓶山崎50年,且據不可靠的馬路消息稱,當中籤的酒友喜孜孜的付款取酒後,馬上有人趨前探詢有否加價讓渡的可能。

除了以上叫人咋舌的天價老酒外,近期與威士忌相關的最大話題,莫過於日本Nikka公司旗下余市及宮城峽兩座蒸餾廠的核心酒款,因原酒存量不足而於八月停產。消息一出,全球各地酒友奔相走告,形成一陣搶購熱潮,台灣早年由三商行進口的余市20年水漲船高,立即跳漲五倍仍缺貨,據聞對岸更直奔八倍之多。駭得我趕緊返家看看養在深「櫃」人未識的酒是否安好,即使並不特別欣賞酒裡的硫磺火藥味,但看在孔方兄份上,也不禁敝帚自珍起來。

身為世界五大產國之一的日本威士忌,其生產歷史已近百年。最早的山崎蒸餾所於1924年在大阪附近成立,邀請曾到蘇格蘭習藝的竹鶴政孝擔任廠長,只不過竹鶴政孝一心想製作充滿強壯酒體的蘇格蘭風威士忌,與山崎創辦者鳥井信治郎理念不合,因此離開山崎到北海道興建了余市蒸餾所。其後隨著威士忌銷量的成長,今日我們熟悉的羽生、 輕井澤、宮城峽和白州陸續成立,整體產量逐年提升,並在1983年達到高峰。但自斯以降,由於全球威士忌產業的蕭條,加上經濟泡沫化的衝擊,消費者買不起較高消費額的威士忌,轉向如燒酎的平民飲品,導致產量一路崩跌,2008年觸底時僅及極盛時期的四分之一。在這一波長達25年的跌勢下,缺少大集團支持的羽生和輕井澤都被迫在2000年停產,而後分別在2004年和2011年關廠打烊。

為了在逆境中求生存,山崎、余市等蒸餾所積極參加國際烈酒競賽,並從本世紀初開始,不論是單一麥芽或是調和威士忌都頻頻獲獎,讓以蘇格蘭威士忌為馬首是瞻的國際市場好似打開了一扇驚奇之門,突然發現充滿神祕東方調性的日本威士忌竟是如此美好。至於日本國內,過去一直認為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懂得欣賞威士忌,為了拓展消費人口,力推以一定水酒比例調製的水割以及highball喝法,不僅簡單易學,且降低了酒精刺激,逐漸融入年輕世代的酒食生活中,整體市場愈發活絡。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85期.jpg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未來擁有一切,我們的前方一無所有……」—狄更斯「雙城記」

八月中同時舉辦的兩場盛大威士忌酒展—Whisky Luxe以及WhiskyL,恰如位在兩極的鏡面,對峙而立、相互參照,以上個世紀的極盡奢華與本世紀的青澀稚嫩,描繪了這個時代的混亂和希望。

為什麼是最好、深具智慧、懷抱信仰和充滿光明的春天?因為我們適逢自1970年代以來最大的威士忌爆發期,沉寂許久的威士忌市場自二十世紀末逐漸興盛,讓人眼花撩亂的酒款紛紛現身,新蒸餾廠不斷在世界各地興建,一時間,未來似乎充滿無窮的希望。但映照在另一面,由於1980年代產業蕭條下的減產政策,導致當今的供需失衡,所有的蒸餾廠異口同聲的大喊缺乏老酒,卻也阻止不了口袋深厚的大腕在市場上標酒、掃酒,酒價的飆漲已完全失控且無法預測。對於但求一瓢飲的平民百姓如我者,連平凡的幸福都難以掌握,能不感覺這確實是個最壞、異常愚蠢、極度懷疑且無盡黑暗的絕望冬天?

國際大型酒展Whisky Live於2009年首度引入台灣,每年都吸引超過二萬多人入場,藉由酒商的齊心參與以及大師講堂課程,培養了眾多威士忌人口,其中也包括不少年輕女性,讓國外大師嘖嘖稱奇。因契約到期,Whisky Live於2013年停辦,不過策展人之一立即於當年推出Whisky Luxe接棒,以限制進場人數及付費品飲的方式和Whisky Live區隔,主打珍稀酒款,我個人評分最高的「金波摩」便是在當屆得以一嚐。至於Whisky Live的另一位策展人原來在對岸的上海、北京經營「Whisky時尚生活展」,去年更名為WhiskyL,今年進軍台灣,仍採Whisky Live不限人數、廣邀大師講座的方式來推廣威士忌。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83期.jpg  

近幾年來,市場上不斷釋出各式雪莉桶威士忌。對於本具有雪莉桶淵源的麥卡倫、格蘭花格姑且不談,許多以波本桶著稱的蒸餾廠,同樣也推出雪莉桶品項,或盡可能的拿雪莉桶作過桶處理。某次餐酒會中,格蘭父子公司的Kevin Abrook與我聊起,探詢台灣是否也和其他國家一樣,著迷於雪莉桶的風味?我回答說是,卻有些遲疑,因為就近觀察台灣對雪莉桶的偏好,時常並非其風味特色,而是基於某些偏執或誤解。

最常聽到的說法是,台灣人喜歡吃甜,而雪莉桶偏甜,順勢簡化出台灣人喜好雪莉桶的邏輯。先不論台灣人是否都喜歡偏甜的食物或飲品,雪莉桶由雪莉酒養成,而雪莉酒涵蓋的範圍極廣,從不甜的Fino到極甜的Pedro Ximenez(PX)都有,即使最常見的Oloroso原來也是不甜的,而是調入PX讓口味偏甜。所以當我們品嚐噶瑪蘭的Fino原酒,感受到蜂蜜、葡萄乾、蜜餞、太妃糖層層堆疊的甜味,必須瞭解這種種愉悅的味覺饗宴並非來自雪莉酒,而是麥芽新酒與橡木桶的交互作用。

多年前曾於山崎蒸餾所喝過一款僅僅陳放了約3年的酒,無論香氣或口感都充滿雪莉桶特有的蜜糖滋味。當時的首席調酒師輿水精一先生說明,這款酒使用的橡木桶是由西班牙進口橡木後自行製作,並未裝過一滴雪莉酒。參加眾人都大為訝異,也因此恍然大悟過去習以為常的雪莉桶風味,與其說是來自雪莉酒,其實受到橡木桶,或橡木來源的影響更鉅。便因為如此,眾多的波本桶威士忌同樣提供香草、花蜜、甜橘或椰子糖的甜美滋味,或許不如雪莉桶的結實豪邁,但靜心品味,其娟秀柔美的細緻風格猶有勝之。所以台灣人果真對甜味情有獨鍾,倒也無須獨沽雪莉桶一味,選擇名單既廣且長。

除了甜味之外,故老相傳,年份越高的酒色澤越深,而越老的酒風味自然越好,所以酒色深淺暗示著酒質的好壞。一般而言,波本桶威士忌的酒色較淺,而雪莉桶較深,兩相對應下,成就了雪莉桶較受關注的原因。從物理現象來看,陳放時間拉長確實可能加深酒色,但與木桶的燒烤程度和使用次數息息相關,初次裝填的雪莉桶只需三五年便可讓酒色深如醬油,許多二、三十年的波本桶老酒依舊酒色清淡。但從感官刺激而言,酒色之用大矣,唐人有詩云「葡萄美酒夜光杯」,又云「玉碗盛來琥珀光」,想像深沉的酒液盛於晶瑩剔透的品酒杯中,很容易由視覺勾引起味蕾的慾望。怪不得威士忌的廣告文案無不強調其深如琥珀、黃金般的色澤,假若色如稻草或麥稈,恐難激動人心,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其來有自。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81期.jpg  

剛蒸餾出來的新酒透明無色,但絕非無味。細數歷年來喝過的新酒,除了尚未成熟的麥芽、穀物、硫質等雜味之外,或帶有水梨、青蘋果等新鮮水果風,或帶有厚實的油脂與泥煤海鹹,各展風姿、各具特色。全球最大酒商帝亞吉歐便將旗下麥芽蒸餾廠所作的新酒,概分為肉質、硫味、香水、泥煤、堅果、水果、青草、油脂、辛香、乾淨以及蠟質等諸多基礎風味,當作維持酒廠風格的品管依據。不過這些新酒就算可達裝瓶標準,都無法稱之為威士忌,因為尚未入桶陳年。

從學理的角度看,橡木桶的陳年可拆解為排除、賦予以及互動等三種過程,每個過程相互交錯,也各有各的進行速度。排除過程主要在減卻新酒中不良的香氣分子,移除不想要的化合物,倚靠的是橡木桶內部燒烤層的吸附作用,不同程度的燒烤具有不同的效果。賦予過程則相反,橡木桶逐漸釋放出芳香分子,增添各式我們所喜愛的化合物,讓新酒持續添加色澤及特性,除了橡木的木質以及炭烤程度,曾經裝過的酒種也是重要關鍵。上述兩種過程在新酒倒入後快速反應,再以較緩和的速率進入互動階段,透過橡木桶孔隙的呼吸與儲存環境交互影響,讓酒液內的化合物持續進行氧化反應,隨時間拉長逐漸發展出每一桶酒獨有的風采特色。

橡木桶的木質種類、尺寸大小、使用次數、使用時間長短、儲存的溫度、濕度和波動頻率,都將影響陳年效果。就以大家熟悉的波本桶和雪莉桶為例,波本桶容量為200公升(美規),而雪莉桶則為500公升,新酒與木桶接觸的比表面積前者大而後者小,產生的互動當然不同。另外橡木桶在運送時,為了防止木質乾縮,通常都會填充少數酒在橡木桶內,即使將酒倒出,仍保留約2或3%的酒液,尚不包括浸潤在木質內的酒。這些波本或雪莉酒將與新酒融合反應,添加的不僅是風味,也包括色澤,這便是雪莉桶的酒色一般較波本桶還要深的原因。不過燒烤程度較深的波本桶同樣也可以陳年出偏深的酒色,南投酒廠裝出的波本原酒威士忌便是個好例子。

初次裝填使用的橡木桶稱之為first fill,重複使用二次以上統稱為refill。First fill當然受到原來存放的酒種影響最大,而後隨使用次數增加而逐漸減少,但又與每次使用的時間長短有關。使用時間越長、重複次數越多,橡木桶所能釋出的風味便越少,最終將疲乏衰竭,這時候可以透過刨除木桶內壁表層、重新燒烤來讓木桶恢復生機(Rejuvenate),只不過重生效果有限,頂多一次。至於儲陳環境若溫差大、波動頻繁,將加速互動而讓酒液早熟,但「天使的分享」量也增大。近年來掘起威海、擾動風雲的噶瑪蘭、南投或印度雅慕特(Amrut)酒廠,其共通特色就是酒齡極淺、酒質精彩,所仗者除製酒工藝外,高溫的儲存環境絕對是重要因素。美國最古老的「酩帝Michter’s」酒廠,便經常性的利用人工方式,打造出多次冷熱交替的溫差環境,以達到加速熟陳的效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79期.jpg  

在威士忌仍是「生命之水」的古早年代,剛蒸餾完成、無色透明的新酒,不僅酒精度高,而且辛辣刺激,並不好喝也不適宜直接喝,通常會調入各式各樣的香料、藥草、莓果或水果,或作為醫藥使用。這種情況從十五世紀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都未曾大改,我們熟知的「陳年」觀念當時並不存在。但由於威士忌是農作收成後的副產品,有其季節特性,必須存放在容器內以供全年飲用;到了私釀猖獗的時代,為了躲避稅務官員的查緝,更需要四處儲存和運送,手頭最好的容器,便是各類二手木桶,無論是葡萄酒桶、蘭姆酒桶、波特酒桶、啤酒桶、白蘭地桶、雪莉酒桶,甚至是裝過漁獲的木桶,無關乎質地或陳年效果,只要滲漏量小即可。

橡木桶如何成為威士忌陳年的關鍵?歷史上缺乏明確的記載,但大抵來自市場法則,也就是當消費者逐漸發現放在某些特定的木桶一段時間後,威士忌變得更好喝,聰明的店家(當時的威士忌都在雜貨店裡販售)因此追逐消費習性,慢慢的成為流行。雖說早在十九世紀初便有文件記載陳年的好處,但得等到十九世紀下半才廣為人知,不過當時絕大部分的威士忌都是調和式,並未刻意強調陳年時間。進入二十世紀之後依舊如此,僅有少數麥芽威士忌標示酒齡,並且以偏低的5~10年為主,即使1963年格蘭菲迪首度將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品牌推向國際時,瓶身上也看不到陳年時間,不過猜測不會超過8年。事實上,在威士忌產業大爆發的1970年代,最常見的陳年時間約僅6~8年,而且咸認最好不要超過15年,否則將因吸取過多的木桶風味而讓酒「味同嚼木」!

叫人驚訝的,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陳年規範,一直到1988年才首次由蘇格蘭威士忌協會訂定,包括必須使用小於700公升的橡木桶,以及必須陳放3年等等。從歷史軌跡來看,由於蘇格蘭缺乏木材天然資源,威士忌熟陳於二手木桶的方式歷數百年而未變,且經久篩選下來,除了橡木之外的其他木質均被剔除,又以陳放過美國波本威士忌以及西班牙雪莉酒的橡木桶最受歡迎。

美國波本威士忌由於法規限制,全新橡木桶只能使用一次,因此成為全球木桶的最大來源。由於內壁燒烤方式和玉米原料,可熟陳出香草、奶油、椰子、杏仁種種甜美風味,也足以讓酒廠充份展現細緻花香和果甜。至於過去可整桶外銷的西班牙雪莉酒,裝瓶後遺留下來的空桶子恰可用於儲存威士忌,帶來葡萄乾、果乾、蜂蜜、堅果以及黑巧克力、焦糖等迷人的香氣與口感,讓許多人愛不釋手。只是從1983年開始禁止整桶輸出,各家酒廠 - 尤其是以雪莉風味著稱的酒廠,莫不積極保障雪莉桶的來源,形成一條從橡木森林到威士忌的完整產業鏈。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77期.jpg  
 

初踏入威士忌世界的酒友,一定得熟記五大產國以及蘇格蘭五大產區的風格特色。各產國或原料不一,或蒸餾方式不同,所以產生了三次蒸餾下清雅的愛爾蘭、以玉米為原料、辛辣獨特的美國波本、調和裸麥卻又最為輕淡的加拿大,以及細緻、充滿東方線香風味的日本。至於風格多變的蘇格蘭,則有柔和輕淡的低地區、複雜且個性強烈的高地區、充滿溫和花果香的斯貝賽區、繚繞著煙燻泥煤且海風凜冽的艾雷島區,以及濃郁厚重的坎培爾鎮區。具備了這些基本功,闖蕩威士忌的世界大致有了指引,面對眼花撩亂的酒款也不至失去方向。

只不過經驗值逐漸累積增加後,不免疑惑以產地作區分的原則怎地有些參差,甚至南轅北轍的差異極大。譬如以蘇格蘭為例,布萊迪和布納哈本的柔和圓潤好似與嶙峋的艾雷島缺乏關係;擁有全蘇格蘭最高蒸餾器的格蘭傑,塑造的輕柔細緻風華也撇開高地;斯貝賽區達芙鎮上屬於同一間公司的格蘭菲迪、百富和奇富(Kininvie)各具不同的果香與花香,又與擁有肉質感的慕赫(Mortlach)大異其趣;更別提坎培爾鎮上的雲頂,單一酒廠便作出無泥煤、輕泥煤和重泥煤三種完全不同的風味。

若放眼世界,愛爾蘭一掃輕柔傳統,裝出了具有雄健體魄的泥煤款;日本同屬於三得利的山崎與白州,利用製程和工序技巧製作出多變複雜的風味;美國則不只是波本,使用的原料除了玉米之外,如同加拿大一般也混合了裸麥、小麥,甚至是米等多種穀物配方,更有雨後春筍般興建的微型酒廠或工藝酒廠(Micro-distillery, Craft distillry),以多變的風格顛覆大家的想像。如此繽紛多呈的可能,籠統的以產地、產區去描繪,不僅力有未逮,也可能迷失在茫茫酒海中。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75期.jpg  

數月來參加了幾場品酒會,不同的蒸餾廠不約而同的將焦點集中在大麥原料,製作出風味迥異的酒款。驚喜之餘,不禁讓人沉澱思考:威士忌是否存在風土特色?

「風土(Terroir)」一詞來自葡萄酒界,由於各產區、莊園所在位置不同,當地的地形、地質、土壤、風向、日照、氣溫、降雨量及降雨頻率等因素,以及種植、採收葡萄的人,都將影響葡萄的生長和酒的釀造,這種種因素的總合統稱為風土。對威士忌而言,過去我們慣稱的五大產國,或是蘇格蘭細分的五大(或六大)產區,似乎暗示著不同產國、產區可製作出各具代表的風味特色。只不過考慮原料產地以及陳年時橡木桶的影響,想藉由品飲找出風土特色,似乎是個極大的難題。

威士忌所需原料極其簡單,穀物、水和酵母菌而已。古早時候威士忌只不過是多餘農作物的副產品,農場運作的小型蒸餾器使用的是自己栽種的穀物、鄰近的河水或泉水,以及容易取得的啤酒酵母,因此製作出來風味各異的威士忌。但是當威士忌產業不斷擴張、來到蓬勃發展的今日,無論蒸餾廠的規模大小,除了水源必須就近導引之外,穀物原料的功能僅在於酒精出產率(spirit yield,即每單位重的穀物所能產出之純酒精量),特殊風味並不是考慮重點。業界流行的說法是穀物品種並不會影響威士忌的風味,而相對應的,陳年使用的橡木桶決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威士忌風味,也因此世界各地的穀物均可使用。以目前蘇格蘭的麥芽威士忌而言,高達百分之九十的的麥芽都由專業發麥廠提供,遠在日本及台灣的麥芽蒸餾廠,同樣也是向發麥廠購買原料。以此而言,「風土」二字似乎與威士忌扯不上關係。

只不過近年來威士忌產業逐漸出現反思,各種探觸風土影響的實驗性裝瓶陸續出現。譬如去年愛倫酒廠裝出以歐克尼島上的古老Bere大麥所作的酒款,特重地域人文的布萊迪也裝出了蘇格蘭大麥和艾雷島大麥酒款,而今年具有強烈實驗精神的格蘭傑以古早味的Maris Otter大麥作出新酒。這些叫人眼睛一亮的裝瓶,除了掀起行銷話題,也可讓消費者藉此體會原料對風味的影響。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73期  

無論是威士忌或其他酒類的初入門者,最大的苦惱,莫過於如何在眾多酒款中,挑選出合乎自我口味且物超所值的酒,尤其在早期網路資訊尚未流通的時候,如果不願輕易降伏在銷售人員三吋不爛之舌下,最簡單的解決方式,便是求助於「評分」。

我的學習之旅,大抵與一般人相同,從捏著鼻、忍著酒精強度,以及刻板印象中的廣口杯加冰塊,慢慢去習得聞香小啜的樂趣。而為了開展感官、增廣識見,一心以嚐遍天下諸酒為鴻圖大志,惟一本精打細算的原則,酒款評分成為重要的倚助。當時參考資源不多,除了少得可憐的網路資訊外,手中隨身不離的便是吉姆莫瑞的「威士忌聖經」和麥可傑克森的「麥芽威士忌品飲事典」,除了用於按圖索驥,也從文字記錄裡努力揣摩大師的經驗口感,學習如何去辨識香草、柑橘、煙燻、泥煤種種滋味和描述用語。

對大多數的酒友而言,幾款酒放在一起品頭論足,喜好區分較為容易,但如何建立評分標準,所需之絕對口感則有賴長期訓練。目前流行的評分方式係由葡萄酒類發展出來,早期身負解說任務的歐陸酒評家,承襲悠遠的品味傳統,挾文化、歷史自重,慣以抽象的譬喻來描述、詠歎酒中風味而少見數字,頂多以「星級」方式給予評等。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根據葡萄酒系的研究指出,人類感官的敏銳程度難以分辨百分之一的微小差異,因此在1950年代發展出20分系統,從外觀、色澤、香氣、味覺、終感、整體評價等各予以一定的分數。至於當代葡萄酒界著名的酒評家羅伯派克,在1980年代另闢蹊徑的開創大家熟知的百分系統,評分項目與戴維斯系統大致相同,不過有趣但毫無解釋的,其基本分數是50分。

星級系統或20分系統最大的問題在於,同等級涵蓋的酒款太多,較難去說服消費者買單,不如百分系統來得細膩,況且每個人都喜歡一百分,那是一種根生蒂固的「百分百」滿足。所以當百分系統一出,可說橫掃江湖,其優勢是一目了然,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大可夸夸而談這支酒91分,那款酒89分,並且懷抱著對一百分「夢幻逸品」的崇敬和遐想而四處追尋。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71期.jpg  

楊柳絮飛、紅梅綻笑,祝所有讀者財納四海慶新春、門迎八方喜洋洋。

春節免不了吃吃喝喝,無論是除夕圍爐或拜年閒談,大家喝了哪些絕妙佳釀和夢幻逸品?又搭配了什麼南北小菜、磕牙零嘴?當酒斟入杯,是純飲、加水、加冰塊?還是調入蘇打水、可樂、綠茶?細細品嚐亦或有酒方酣的大口乾杯?

絕大部分的酒友,都是將「酒」當作媒介開始喝起,不刻意去追究嗅覺或味覺,只著重在酒精功效。所以三兩好友歡聚,在美食、音樂或口沫衡飛的話題圍繞下,酒成了興奮劑或融合劑,將所有元素拌合在一起。喝什麼酒並不重要,啤酒、葡萄酒、紹興、高梁、伏特加、威士忌,只要能達到賓主盡歡目的就好。而事實上,一旦達到眾人皆high的暈淘淘境界,喝下肚子的內容物到底是什麼也無人聞問了。

這種喝酒方式應該是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換個場合心境,或許可以咖啡、茶或其他飲料代替,但酒發揮的畫龍點睛功效絕非其他飲料所能取代。酒之為用大矣,君不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酣暢淋漓,「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婉轉低迴,或是「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慷慨激昂?更不論酒宴歌席裡,少了舉杯的豪情,就缺乏酒酣耳熱的意思。所以「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中,「消萬古愁」是目的是主體,而「美酒」則是客體,千萬不要搞混了。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69期.jpg  

2014年的「麥芽狂人大獎」(Malt Maniacs Award, MMA)於去年12月中公佈結果,對於這項不分酒齡、桶型、國別、產區,且毫無商業糾葛的獎項,一向是威士忌狂熱份子追逐的焦點,而熱騰騰的至高無上總冠軍是(擂鼓……):來自台灣的金車噶瑪蘭!如果這消息不夠驚人,那麼第二名將再度讓人跌破眼鏡:由法國著名的裝瓶商La Maison du Whisky選桶裝出的……金車噶瑪蘭!

這項震驚全球威士忌玩家的消息,今年初由美國新聞網CNBC加以報導,標題是”Single malt from Taiwan shakes up whiskey industry”,網路上議論紛紛。雖說過去噶瑪蘭在其他烈酒競賽獲獎無數,甚至連續三年獲得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WSC)之「亞太區最佳蒸餾酒廠獎盃大獎」,但似乎從未激發如此浪潮,身為台灣人,豈能不為此感到驕傲乎?

台灣在威士忌產業一向威名顯赫,可惜不是產製,而是驚人的消費能力。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剛剛公佈的統計報告,台灣在2013年進口的蘇格蘭威士忌總量雖僅排名十六,但總值高居全球第七。另外根據甫出版的「2015麥芽威士忌年報(Malt Whisky Yearbook)」,台灣的麥芽威士忌消費量在2012、2013連續兩年高居全球第三,雖然落後第一名的美國和第二名的全球免稅市場一大截,但以單一國家論,立即躍居第二。這種堪稱恐怖的消費實力,怪不得成為威士忌產業的一級戰區,蒸餾廠、裝瓶商的全球品牌大使、調酒師、行銷總監每年的行程必定排上台灣,烈酒展也時常見著威士忌作家、大師往來穿梭的身影。

「麥芽威士忌年報」對威士忌的熱愛者來說,是本相當重要的參考書。在最後幾頁統計表中,與台灣驚人的麥芽威士忌進口數字比對,但更有趣的是,在調和式威士忌項上,台灣卻擠不進「十大」之列,似乎意味著台灣的飲酒潮流已從大口乾杯的調和威士忌,轉向單價更高的麥芽威士忌。另外一個大部分酒友可能都不清楚的事實是,全球最大的威士忌產國不是蘇格蘭,不是美國,而是東方的神秘國度:印度。就以銷售量前十名的品牌來說,我們所熟知的約翰走路排名第三,傑克丹尼爾第五,其餘通通來自印度。只不過印度產製的威士忌並不符合SWA的嚴格規定,因此難以出口到其他國家,幾乎全由國內消耗。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67期.jpg  

假若「酒齡」與「熟成」並非對等成長,假若「酒齡」與「酒質」難稱正相關,那麼為何市場如此瘋狂追逐老年份酒款?又為何報章、坊肆四處可見「收購老酒」的廣告?甚至剛結束的羅芙奧秋季藏酒拍賣又創下驚人的成交金額?

原因無他,物稀為貴。1980年代威士忌的崩盤,讓各酒廠在威士忌熱潮突起的今日都面臨老酒不足的窘況。酒廠除了擴大產能和高喊打破年份迷思來因應,也細心呵護手中現存的老酒,絕不輕易裝瓶;至於消費者端,除了驚覺當年遍地皆是、毫不起眼的酒款,相隔幾年竟漲到令人咋舌的天價,也發現市面上相同酒齡的酒款品飲起來似乎不復以往,而產生今不如昔的感慨。

是焉?非焉?對於美好的過去究竟只是懷念,還是酒廠巧婦難為,已經調不出往日的酒質?對於後者,酒廠永遠不會承認,因為調酒師的重責大任,便是經年累月的勾兌出相同酒款,讓消費者分不出差異,酒款配方不變、風味更不會變,至於消費者的質疑,純屬個人口味變化。所以,驗證上述懷疑的唯一辦法,便是找出相同酒款的新舊裝瓶,讓他們接受最嚴酷的「頭碰頭」對決考驗。

我曾參與兩場大對決,第一場的酒款全是格蘭利威12年,羅列了從1980年代至今以及兩岸三地作過的裝瓶共計6款,第二場則以泰斯卡10年為主,除了從1990年代至今的標準款之外,更加上1980年代的12年特殊款。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65期.jpg    

敏感的威士忌消費者,只要多走幾趟酒專,或出國時在免稅店逛逛,都會發現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新款威士忌都不再標示酒齡或蒸餾年份,甚至某些酒廠的核心酒款,過去行之有年的清楚標示著10年、12年,近年來也重新設計酒標而將酒齡拿掉。這種趨勢,尤其在知名的大酒廠更是顯著,也因此讓我們納悶:到底威士忌市場發生了什麼事?

先對所謂的「酒齡」下定義。依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的規定,裝瓶產品若要標示酒齡,只能以瓶中所含最低齡的酒作標示,因此假若一瓶酒全陳儲了50年,只要滴入一滴的10年酒,就只能標示為10年。當然不會有任何酒廠做出這種誇張的蠢事,但是在威士忌產業慘澹的1980年代,許多年輕的酒款多少都摻入一些老酒,一方面消化庫存、減少倉儲壓力,一方面增添風味和話題以提高銷售量。不過有關酒齡的大前提是,一旦酒離開橡木桶之後,便失去了與橡木桶的對話,此後即使珍藏百年,也全都不能計算酒齡。

威士忌的老饕們,多少都會懷念過去那段美好的時光,蕭條的產業,造就了消費者的天堂,售價甚至和酒齡形成等比關係。這種物美價廉的環境,讓人得以相對輕鬆的追逐高齡酒款,因而輕忽了年輕酒款,埋下了高酒齡等同於高品質的刻板印象,物換星移來到今日,面對完全不標示酒齡的酒,價格無從對等比較,心中難免嘀咕。當然,也不能完全責怪酒友,過去酒廠裝出的各式酒款中,越高齡,包裝設計越是尊榮,喝起來心理上也越加的崇敬,潛意識作用下,似乎酒質也相對的高級起來。

打破酒齡標示,首開「熟成與酒齡」辯證風氣之先的是格蘭露思(Glenrothes)。酒廠為了強調威士忌的熟成程度與新酒在橡木桶中的時間並不一致,從1993年以後便不再標示酒齡,而是以葡萄酒相類似的年份(Vintage)取代。對於這種不同於其他酒廠的做法,已故的威士忌權威麥可傑克森曾說道:「乍看之下,一個與葡萄酒畫上等號的公司,將為純麥威士忌注入新生命的說法似乎很矛盾,然而這其實反映了對蘇格蘭上等威士忌的新知音,也象徵了回歸傳統」,回歸傳統?指的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尚未流行前,無人去計較調和式威士忌的酒齡,威士忌單純的只是酒精性飲料。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63期.jpg  

看過《英雄本色》的觀眾,絕不會忘記梅爾吉勃遜臉上塗著藍色油彩的懾人英姿,以及臨死前的嘶聲吶喊”Freedom”。雖說電影因違背史實過多而成為《泰晤士報》「十大最歷史不正確電影」的第二名,但蘇格蘭民眾對Freedom的渴望卻歷數百年而不絕,並且在今年9月18日達到運動的最高峰。這一場獨立公投在不斷加強宣揚後,從原來的不看好,到投票日前的緊張拉鋸,讓全世界都不禁屏息矚目。即使最終結果以約10%之差而失敗,卻也讓UK釋出更多權利,未來的自主能力可大幅提昇。

就當獨立運動功敗垂成的消息確定之後,網路上的酒友們紛紛倒了杯由獨立裝瓶廠所裝的酒,遙敬這一場無煙無火的光榮戰役,原因無他,獨立裝瓶廠早已統領蘇格蘭威士忌風騷達上百年之久。

初涉威士忌的酒友們,常對OB、IB的意義感到迷惑,簡單說所謂OB(Official bottling)指的是蒸餾廠所作的裝瓶,而IB(Independent bottling)則來自獨立裝瓶廠。在蘇格蘭威士忌的早期歷史,由於玻璃工業尚未發達、玻璃瓶如精品般昂貴,在缺乏適當的盛裝容器之下,蒸餾廠並不直接賣酒給消費者,而是以橡木桶為單位賣給存在於蘇格蘭各地的雜貨商(grocers)或酒商。這些橡木桶因採用馬或馬車運送的關係而較小,從約36公升到225公升不等,酒客可以到店裡直接買酒消費,或派管家(butler或bottler)帶著容器去「打酒」。由於橡木桶品質不一,酒質好壞起伏不定,一些較有良心的廠商為了確保酒的品質,開始嘗試將數種威士忌混合出售,成為調和威士忌的濫觴。

現今許多著名的酒商或大型公司,都是從此種雜貨商型式起家,如當前全球銷售量第一的調和威士忌,其創始人約翰沃克(John Walker)便是在蘇格蘭的愛爾夏(Airshire)地區經營雜貨鋪兼賣威士忌。事實上,在單一麥芽威士忌尚未推出的1960年代以前,蒸餾廠的生存經營幾乎完全仰賴這些廠商,而這些廠商因手中持有各式橡木桶,配合著調和威士忌的合法化和玻璃工業的成熟,自然而然的轉型為早期的裝瓶商。歷史上最古老的裝瓶商可能是Cadenhead’s,1842年成立時甚至還不允許販賣調和式威士忌;至於成立於1895年的Gordon & MacPhail,至今仍在倫敦市區保持其雜貨鋪的經營型態,並且在單一麥芽威士忌尚未出現之前,已推出特定幾間蒸餾廠的裝瓶,在那個時代堪稱「準」單一麥芽威士忌。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訊461期.jpg  

千帆過盡:單一還是調和?

先提一件趣事,或糗事、憾事。

雖說品飲主流思潮已從調和式威士忌轉向單一麥芽威士忌,但絕大部分的飲者都是從調和入門,也讓調和威士忌依舊佔據威士忌總量的90%。我的經歷較為特殊,從開始便栽入單一麥芽的世界,罕將目光轉移至調和,也因此讓我興起辦一場測試盲飲的念頭。在這場品酒會中,我選擇了市面上較易尋得的調和式威士忌共計8種,再混入一款人人熟悉的單一麥芽威士忌。規則簡單,除了選出前三名最佳酒款之外,便是挑出那支單一麥芽威士忌。

這場盲飲的對象是三十多位經驗豐富的威士忌達人及同好。由於事關面子,但見人人屏氣凝神,專注的聞香啜飲、往復比對,再慎重的寫下答案。測試的結果公佈,對於前三名酒款大家口味頗為一致,但回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那支單一麥芽卻在雲深不知處的大問題,完全出乎我預料的沒有任何人答對!這結果不僅讓全場嘩然,也叫我詫異不已,顯然單一、調和的差異並非如大家想像般地壁壘分明。仔細分析選票,最廣為挑選的答案,恰好都是最佳酒款的前三名,似乎大家在潛意識下,以為單一麥芽應優於調和,所以想當然爾的將表現較優的酒視作單一麥芽。這個有趣的結果,是不是該叫我們重新思考調和的定位?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