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雜誌53期-威士忌產業的零碳排課題.jpg 威士忌雜誌53期-威士忌產業的零碳排課題.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hiutefu6354/1669993169-1629939292-g_n.jpg)
威士忌是一項很耗能的產業,無論是製作麥芽、糖化、蒸餾等步驟都需要能量,過去大多為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熱能,近年來則逐漸轉換為電能。根據統計,蘇格蘭威士忌產業每年生產約4億公升的純酒精,需耗費約14,000 GWh的能量,相當於140億度電,占全蘇格蘭能源使用的10%(給大家一個概念,2021年臺灣的總耗電量為2,830億度)。不過這只是產製階段,還未計入前端原料的生產、橡木桶的製作以及威士忌熟成後的瓶裝包裝和交通運輸等,一直到飲盡瓶中酒液之後的廢棄物處理,從生到死加總計算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稱為全生命週期碳足跡。
蘇格蘭威士忌是英國前五大產業,產製時不可能不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對於新興酒廠來說,基於創辦人的理念和越趨嚴格的法規,從建廠之初就必須將「節能減碳」植入設計考量,只是對於傳承動輒上百年的蒸餾廠,改造起來並不容易。全球最大的烈酒集團帝亞吉歐擁有28間麥芽蒸餾廠,其中位在西高地的Oban產製規模不大,適合作為示範酒廠,因此從2018年起採用生質燃料,酒廠的碳足跡減少98%,2020年引入全新的水資源管理系統,每星期可省下8萬公升用水。此外,酒廠也在鄰近空地栽種了近20萬棵,用以造林固碳。經由這些努力,酒廠已經在2020年底達到碳中和,並且繼續往零碳排的目標前進。
一般而言,其他酒廠能採取的手段大致和Oban相同,另外還包括製程中溫度升升降降的熱交換控制,以及把糖化糟粕乾燥處理後作為生質燃料等等,只是這些作為都無法達到零碳排,最終仍須靠植栽固碳方式來彌補排碳量。當然購買綠電也是重要手段,帝亞吉歐去年在肯塔基州Lebanon市新建了一座酒廠,主要生產Bulleit波本威士忌,所有製程-包括運輸車輛-都採用來自風力和太陽能的綠電,成為旗下第一間零碳排的酒廠。考量氫能可能是下一波最重要的綠電,目前蘇格蘭正推動Cromarty hydrogen project,利用風電分解水產生氫能,預計2024年之後,每天可供應20噸的液態氫給東北高地的酒廠,用以取代化石燃料。
不知讀者們可有印象,去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做成2050年零碳排的決議之後,雲頂酒廠立即宣佈所有的核心酒款-包括Glengyle的Kilkerran,不僅放棄已預定更換的紙筒,更完全揚棄外包裝,未來都以裸瓶方式運送出售,引發酒友們不小的怨聲。個人其實頗為認同這個政策,因為紙盒、紙筒等外包裝並無法防止運送時候的破損,擺放又占空間,喝完後成為廢棄物,確實沒有必要。我也極度不喜歡占據空間更大且回收更困難的木盒,前些時候Edradour放棄傳統木盒包裝,值得大力讚賞。至於過度包裝的禮盒,由於內部須填塞可能散發臭味的泡棉,雖然可以回收,但是都增加地球負擔,這就是為什麼帝亞吉歐承諾將逐步淘汰威士忌禮盒的原因,因為數量真不少,每年高達1.8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