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7/15
總分:91
Nose:很溫和細緻的Bowmore,上端飄著柔和的白色花香,淺淺的奶油油脂襯托著淡淡的煙燻和泥煤,青蘋果、蜜餞、話梅,似乎也有一點點麝香葡萄暗示,少許橡木桶、木質單寧和辛香料,微微的蜜甜,一些白巧克力
Palate:入口的油脂豐富,淡淡的泥煤與橡木桶微帶點鹹感,以及大量的花果滋味,鳳梨、青蘋果、蜜李、柑橘和一些棉花糖,似乎也釋出微微的皂味,或者應該是油脂蠟質,一些柑橘皮和木質單寧,微苦的可可、木炭、咖啡和烤焦的麵包在尾端
時間:2025/7/15
總分:91
Nose:很溫和細緻的Bowmore,上端飄著柔和的白色花香,淺淺的奶油油脂襯托著淡淡的煙燻和泥煤,青蘋果、蜜餞、話梅,似乎也有一點點麝香葡萄暗示,少許橡木桶、木質單寧和辛香料,微微的蜜甜,一些白巧克力
Palate:入口的油脂豐富,淡淡的泥煤與橡木桶微帶點鹹感,以及大量的花果滋味,鳳梨、青蘋果、蜜李、柑橘和一些棉花糖,似乎也釋出微微的皂味,或者應該是油脂蠟質,一些柑橘皮和木質單寧,微苦的可可、木炭、咖啡和烤焦的麵包在尾端
Bowmore 14yo (43%, OB, Bordeaux Cask Finished, +/-2025)
時間:2025/7/12
總分:88
Nose:第一印象還是非常典型的Bowmore,以煙燻為主的泥煤、充分的乳脂油脂、淡淡的鹹感,伴著沉沉的乾果、焦糖和蜜甜與具有厚度的燒烤橡木桶,微微的木炭,少許巧克力,波爾多紅酒並不明顯
時間:2025/7/4
總分:90
Nose:白色花香飄在上端,大量的泥煤煙燻和不重的燒烤橡木桶,一絲鹹味透出焦烤麥芽甜味,有點妖冶的花甜香從底部慢慢上浮,帶了一點點香皂暗示,放一陣子浮出些許穀物調,加一點點水,水果的酸甜味較為明顯
Palate:入口的梅子、莓果、柑橘和鳳梨酸味讓我大吃一驚,奇怪,不在香氣裡啊,許多的夏日水果酸甜,以及清楚的泥煤、煙燻、微微的鹹感和少許塵土感,少量辛香,尾端許多可可、巧克力,加些水,許多花果酸甜融著泥煤煙燻顯得繽紛多彩
先問問大家一個有趣的問題:假如把高粱酒放入橡木桶陳年兩年,能不能稱為威士忌?
前陣子參加了一場由金門高粱酒廠所舉辦的新品發表會,主角是「桶陳金門高樑-金釀」。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高粱酒或其他中式白酒通常使用陶甕來做罈陳,部分也使用到不鏽鋼桶,但木桶嘛……有類似的案例嗎?有,但已經是60、70年前,在幾張金門酒廠的老照片裡,確實堆積著一桶桶的高梁,據說當年是為了供應駐紮金馬的「美國軍事援助顧問團」而特別製作,不過從未被證實,猜想應該很難被美國大兵誤認為波本威士忌吧?
雖然桶陳高梁只是古早年代的特例,但2022年突然為金門酒廠的70周年推出一款「過桶高粱」,而後陸續裝出「創世者」系列,接下來便是「金釀」。酒體設計中心的經理開宗明義提到,雖然酒廠利用橡木桶來陳放已調製完成的高粱酒,但並不是威士忌,而是高粱。我的個人感受是清楚的桶味壓抑了中式白酒的麴味,兩相融合後,發展出一些我不太熟悉而難以描述的風味,但若單純的從風味去評斷,對我而言偏向威士忌更多一些。
不過我同意,這不是威士忌,因為從法規面來講,這款酒放入橡木桶不滿兩年。根據《菸酒管理法施行細則》,威士忌必須是「以穀類為原料,經糖化、發酵、蒸餾,貯存於木桶二年以上,其酒精成分不低於百分之四十之蒸餾酒」,至於白酒則是「以糧穀類為主要原料,採用各種麴類或酵素及酵母等糖化發酵劑,經糖化、發酵、蒸餾、熟成、勾兌調和而製成之蒸餾酒。」所以我才會提出文章一開頭的問題:假如陳放滿兩年呢?
時間:2025/6/25
總分:94
Nose:老雪莉桶的蜜糖甜帶了些許煙燻,很清晰的梅乾菜和許多蜜餞、蜜李、黑棗、葡萄乾,淡淡的油脂和一些藥草、甘草,少許丁香、八角辛香料,微微的薄荷,可惜慢慢的轉弱
Palate:入口的油脂相當豐厚,燒烤橡木桶煙燻夾帶著大量的蜂蜜、果乾、梅乾菜、炭烤烏梅、焦糖,許多偏酸的鳳梨、柑橘,微甜微苦的黑巧克力,胡椒、薑汁、肉桂辛香和木質單寧,堅果、黑咖啡
Finish:長,綿長的焦烤甜味和苦味,許多黑巧克力、黑咖啡在口中,淡淡的橡木桶煙燻、少許葡萄乾、果乾甜
Highland Park 32yo 1975/2008 "World Duty Free" (50%, OB, Refill Hogshead C#6596)
時間:2025/6/23
總分:91
Nose:深沉的燒烤橡木桶與深邃的雪莉甜,大量的蜂蜜蜜甜、乾果、堅果、巧克力與微微的蜜餞,泥煤煙燻逐漸升起,一些碳烤、蜜汁火腿暗示,少許老薑辛香,一點點甘草、藥草
Glen Grant 70yo 1954/2025 "Mr George Legacy Final Edition" (50.5%, G&M, 1st fill Sherry Puncheon, C#1823, 130 Bts.)
時間:2025/6/20
總分:92
Nose:很深的煙燻橡木桶帶著大量的木炭和焦烤滋味,蜜甜從底部很快地升起,蜜餞、蜜李、烏梅、果醬、鳳梨乾和焦糖等的蜜果甜滋味蜂湧而出,一點點甘草和藥草,少量沉香暗示,一些油脂和肉桂辛香,放一陣子後轉變成煙燻下的杏桃、水蜜桃甜
金酒最近推出的「金釀」,不再走模糊空間,直接自稱高粱。我查了《菸酒管理法施行細則》,有關威士忌和白酒的定義如下:
威士忌:以穀類為原料,經糖化、發酵、蒸餾,貯存於木桶二年以上,其酒精成分不低於百分之四十之蒸餾酒。
白酒:以糧穀類為主要原料,採用各種麴類或酵素及酵母等糖化發酵劑,經糖化、發酵、蒸餾、熟成、勾兌調和而製成之蒸餾酒。
老實說啦,這個辦法並不嚴謹,日本對於日本酒和洋酒的分別就很清楚,例如凡使用到麴就不能是威士忌,凡用到穀物芽就不能稱為燒酎,等等。台灣模糊的法規有好有壞,好處是在很大合法合規範圍內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壞處是讓消費者感到疑惑。(蘭姆酒、琴酒、伏特加全都是「其他蒸餾酒」,是不是愛怎麼標就怎麼標?)
Fielden Rye Whisky NAS (48%, OB)
時間:2025/6/16
總分:84
Nose:很裸麥的辛香感,許多年輕的木質與穀物、乾草,甜奶油、椰子糖、少許香草,放一陣子後小麥類的穀物甜越來越多,也逐漸透露一些偏向葡萄酒類的甜味
時間:2025/5/24
總分:89
Nose:一開始的淡煙燻橡木桶帶來微微的酸與鹹,有點酸梅湯的暗示,隨即轉換成烏梅、蜜餞、蜜李和少許仙楂、甘草,炭烤烏梅感和焦烤甜越來越多,也有許多的木炭、煙灰和篝火,辛香料逐漸明顯,尾端一絲硝煙暗示
Palate:入口烏梅汁般的酸感非常明顯,油脂充分,許多炭烤烏梅、蜜李、蜜餞和一點點仙楂、藥草,很紮實的橡木桶和炭烤煙燻、木炭和微微的煙灰暗示,荳蔻、肉桂辛香,一些木質單寧,微微的風乾柑橘皮,加些水,蜜甜味增多而烏梅酸味降低
Lindores NAS "Thiron 2024" (49.4%, OB, Thiron-Gadis Virgin Oak)
時間:2025/5/18
總分:85
Nose:上層的花香帶了些香水和青草,奶油、香草甜和微微的香蕉、香蕉水,少許柑橘、柳橙皮,木質感逐漸增多,許多的辛香料
時間:2025/5/12
總分:84
Nose:上端淺淺的花香,許多奶油、香草和淡淡的柑橘甜、果醬甜,一些年輕的木質,少許柳橙皮、桔子皮,放一陣子後,柑橘、柳橙和柑橘皮滋味越發的旺盛,也浮出一絲煙燻橡木桶
Palate:一入口立即湧出大量的柑橘果甜和微微的莓果、鳳梨酸,一些香草、甜麥芽,以及微帶點蠟質的奶油,柳橙皮、年輕的木質與白胡椒辛香,微微的可可飄盪在尾端
Aultmore 20yo "Exceptional Cask Series" (54.7%, OB, Saint - Émilion Cask Finish, 252 Bts.)
時間:2025/5/10
總分:88
Nose:一開始的油脂感和紅酒的單寧感都很充分,許多微酸的漿果、莓果和橡木桶木質,很熟的熱帶水果甜、一些葡萄皮和柑橘皮,微微的辛香料,慢慢浮出樹皮和土地、礦石感
所有的投資者在春暖花開的四月,可能都經歷了上沖下洗最大的波折,主要原因當然是美帝川皇胡亂下詔,繼續攪亂早已亂成一鍋粥的國際經濟。原本心存「帝力與我何哉」的我,也被迫狠狠補修了經濟學ABC,尤其是國際貿易、國債、匯率種種專有名詞,雖然稍微搞懂了彼此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卻更認清了大國博弈下小國的無奈,尤其是當美國為中國太陽能板的洗產地問題,對柬埔寨徵收高達3,521%的關稅時,除了無奈的把它當成笑話,否則又能如何?
關稅不會影響到台灣進口的威士忌價格,因為對於蒸餾酒,無論是威士忌、白蘭地、蘭姆酒、琴酒、伏特加、龍舌蘭甚至是利口酒,台灣全都免關稅,也讓台灣成為愛酒人士心目中的威士忌天堂。前些時候讀到新聞,某立委關心台灣與美方的非關稅壁壘可能會波及到料理酒,假若米酒的菸酒稅依酒精濃度來計算的話,那麼每瓶售價將高達180元。這個議題其實在台灣加入WTO時已經吵過一回,而且牽涉的稅則並非關稅,而是菸酒稅,當時的確造成米酒價格飆漲好一陣子,最終透過修法改標為「料理米酒」才壓下,以此觀之,歷史重演的機率不高。
所以酒商們關心的不是這個議題。最近與威士忌業界的朋友們聊天,我總愛問問大家的看法:你認為近年來的不景氣是一個長波段的開始,還是短時間內的顛簸?意見有些分歧,我個人較為悲觀,因為當地緣政治的衝突無解,國際情勢將長期處於混亂狀態,導致經濟持續下行,消費自然趨於保守。酒類飲料每年的消耗量本來就有限,2022年威士忌衝上顛峰的市況,很大部分是來自投資獲利的預期心理,當預期消失,投資縮手,市場便緩慢萎縮。此外,台灣的酒市一大部分是由商業應酬支撐,以往每張桌子上擺放的高價酒款,如今可能換成平價普飲款,過去一張桌子放上兩瓶酒,如今僅存一支。一位菸酒專老闆提到,顧客依然還會買,但喝得慢、周轉期拉長,經濟的不確定性確實是硬傷害。
另一位業界朋友同樣悲觀,他提到不僅年輕人不喝酒,更大的問題是少子化,即便現在的年輕人年歲增長後也開始接觸酒且喜愛酒,但未來的酒精消耗量仍然比我們這個世代少。提到年輕人不喝酒的趨勢,過去媒體不斷說服大眾,由於健康意識抬頭,提倡「清醒好奇(Sober Curious)」運動,雖然不完全戒酒,但更重視個人的選擇。的確,年輕人的社交行為與過往大不相同,舉兒子為例,他與朋友在線上聊天打電動,外出一起吃飯、看電影、打桌遊或相約上健身房,偶而還會到大巨蛋為棒球(aka啦啦隊)助威吶喊,其間毫無酒精插足餘地,回到家無視我的殷勤招呼對好酒視若無睹,不禁讓我大傷腦筋。
時間:2025/5/4
總分:90
Nose:陳老的雪莉泥煤撲鼻而來,上端淺淺的花香,底部充足的奶油油脂,陣陣乾果、焦糖、烤蘋果派甜伴著結實的橡木桶,一些木質單寧,少許的肉桂辛香,微微的堅果、巧克力,慢慢浮出些許薄荷
Palate:淺淺的奶油油脂帶起具有厚度、但柔和的泥煤麥芽與燒烤橡木桶,乾果、烤麥芽甜和一點點梅乾菜,許多略苦略甜的巧克力、可可亞和一些咖啡,木質單寧與胡椒、荳蔻辛香料,木炭、焦烤麵包、烤焦的奶油派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