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第685期.jpg

前些時候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讓我感到震驚的新聞,日本威士忌大廠賓三得利,為了慶祝白洲蒸餾所創立50週年,將在廠內的#27酒窖成立Haku27俱樂部,成為全球第一間可在酒窖裡喝酒跳舞的會所。此外,他們也宣布為了進行橡木桶熟陳實驗,將在酒窖內不間斷的播放音樂,讓低頻震動加速橡木桶物質的釋放。新聞也提到,三得利計畫把播放的音樂壓製成黑膠唱片,而後在禮品部販售。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怎麼可能?一向保守的日本公司怎麼可能構想出如此大膽又荒誕的計畫?而且既然這麼驚悚,為什麼網路找不到其他報導?這些疑問,在我留意到新聞發布的時間為4月1日之後,一切都明白了,原來是一場愚人節玩笑,老實的我居然信以為真。

我之所以一時糊塗的受騙上當,顯然是受到某種「知識障」的矇蔽,因為我知道利用低頻震動來加速熟陳的方法並不稀奇,美國某些酒廠便曾在酒窖裡播放重金屬搖滾,或進一步利用超音波來震盪橡木桶儲存的酒液。純粹就物理而言,這種方式有其可信之處,只是沒機會嘗試,無法得知最終成效如何。不過許多酒廠前仆後繼的發明各種加速方法,如美國酒廠Lost Spirits在2017年的時候,便利用特定波長的光和熱來照射橡木桶,6天後裝出兩款泥煤威士忌,還獲得法國大叔Serge-這是酒友最信任的網路品評家-86分的高分。

這些層出不窮的「奇技淫巧」,至少都依循傳統方法製酒,再盡可能的縮短桶陳時間,但仍有人想另闢蹊徑,連橡木桶都省下來。由於香氣、口感及尾韻等感受,本來就是數百種化學分子刺激大腦相對區域,組合形成所謂的「風味」。假設,如果能直接將這些分子依種類、比例加以調合,是不是也能合成出威士忌?這個構想由美國舊金山Endless West公司提出,於2018年推出第一款「分子烈酒」,稱為Glyph Original,創作靈感來自日本威士忌,而後再接再厲的裝出以波本威士忌為藍本的Glyph Spice,以及仿造雪莉桶風味的Glyph Royal。

根據官網說明,製作前須先測試並描繪目標酒款的風味譜,以決定化學分子的種類和含量。接下來從天然材料中取得這些風味物質,例如從水果中分離酯類、甘蔗及玉米中析出糖,以及利用柑橘類獲取酸類。而後以中性酒精為基底,加入這些風味物質製作出小批次樣本,與目標風味比對並微調後正式生產。官網宣稱利用這種技術,無論是農業用地、用水及排碳量,都比傳統的威士忌減少90%左右。

傳統製程確實十分耗能,因此「分子烈酒」的節能減碳功效我毫不懷疑,至於其他,身為老派人則深深皺起眉頭。說到老派,其實這種技術也不算創新,早在十九世紀中葉,由於威士忌越來越暢銷,許多商人開始動歪腦筋,利用各式調和配方來做出暢銷酒款。美國有一本出版於1853年的書(The Manufacture of Liquors, Wines and Cordials without the Aid of Distillation),裡面便詳細記載包括愛爾蘭、蘇格蘭或美國的波本、裸麥威士忌的調製方法,甚至還包括紅酒、白酒、雪莉酒、波特酒、馬德拉酒等各式各樣酒類。舉例而言,把中性酒精、澱粉、雜酚油、胭脂蟲萃取液和紅糖,依固定比例混合,便可做出蘇格蘭威士忌,又例如混合了中性酒精,精糖、清水、茶湯、冬青精油、胭脂蟲萃取液和紅糖,可調出陳年波本威士忌。因此Glyph的創新發明,無非是利用科學方法將精細尺度微縮到分子,但仿製(或偽造)的精神,與十九世紀的精餾商並無二致。

那麼,今天甚囂塵上的AI是否也可以做酒?有的,瑞典的麥格瑞酒廠於2019年便發表了AI:01,而後在2021年推出AI:02。根據我的了解,這兩款酒雖然採用自行開發的機器學習模組,但骨子裡只是大數據的整理與分析:首席調酒師將現有配方、獲獎酒款、 銷售報表、客戶回饋等資料餵給電腦後,電腦吐出至少7,000萬種配方,其中包括許多「人類不曾想像的組合」,因此調酒師必須刪除有問題的成份、調整不恰當的組合,再餵進資料庫裡進行演算。這個機器學習的步驟重覆好幾輪之後,最終將配方刪減到只剩下5種,此時才真正調製成樣品,由首席調酒師試酒後裝瓶。但我有點懷疑,成品是否完全依照AI的配方?難道調酒師試酒後不做微調嗎?

但無論如何,各位讀者應該也看出了端倪,風味感受無法完全透過人工智慧學習,最終仍須仰賴人類的感官。我喝過AI:01和Glyph Original,前者香氣如胭脂花粉般催燦,而入口的酒體又具有力道,層次轉換豐富,十分討喜。至於「分子烈酒」呢?似酒非酒的相當奇特,有一些威士忌的風味,卻又捉摸不出哪裡出了問題,這種一腳踩空般的缺陷,正是難以人工複製之處,也再次證明了傳統工藝無法被取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e 的頭像
    Dave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