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5/19/2012 Tamdhu品酒會,5/23獨自品飲
總分:86
Nose:優雅的老麥芽甜香,微微的薄荷,木質,雖偏若了點,但擁有雋永的花香,長時間後浮出砂糖甜(紀錄於品酒會)淡淡的莓果、柑橘、百香果、蘋果,氤氳的乳脂、少許煙燻暗示,以及蜂蜜甜,都輕柔飄逸,木質十分清新,20分鐘後緩慢沈澱,老麥芽的甜香下,浮出些許的堅果與花生,以及許多的花香、柑橘,可惜木質、橡木桶隱隱的傳出令人不安的苦味,延續性極佳,超過50分鐘依舊 21
Palate:麥芽、蜂蜜甜、麥稈、穀物,非常淡的煙燻,橡木桶具厚度、乳脂(紀錄於品酒會)以莓果、柑橘帶領,許多的花香,充分的奶油油脂下浮出豐腴的老麥芽甜,以及淡淡的蜂蜜,少許陳皮、柑橘皮,淺淺的木質單寧和橡木桶,輕微的白胡椒、丁香等刺激,少量堅果、乳脂,輕柔而舒適 23
Finish:中,木質單寧、丁香、荳蔻等辛香料,淡淡的麥芽甜,一點點柑橘皮,微量煙燻暗示 21
Comment:品酒會的前3支酒都算年輕,酒精度高,後2支則屬老酒,酒精度也低,所以分隔成2區塊作比較。很誠實的說,對於超過40yo如此老年份的酒,心理上已經先存在敬意,所以很自然的會帶往老酒方向聯想,譬如說老麥芽甜。當然,1971年使用的麥芽品種和今日絕對不相同,不過還有許多可能的差異出現在製程中,譬如酵母種類、發酵時間、酒心擷取等等,單純的說麥種似乎過於簡化。只是,萬宗歸一的還是簡單的說老麥芽吧,杯中酒液悠悠幻化的香氣如此優雅恬靜,確實與年輕酒款的活潑截然不同。
只是獨自品飲時出現些許變化,或許品酒會現場的酒氧化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開始品飲(我們在中場時間當然聊開了),因此開始記述的屬性已經偏中後段,但不知為何,總感覺一股隱隱的、近似藥粉的苦味從中作梗,再三確認,依舊不安,很難放下戒心純然的享受,幸而口感恰如其分的表現出老酒的輕柔、優雅,多少能掃除不安,但也因為輕,所以尾韻稍嫌不足,有點餘韻未盡的遺憾。
這種不足,酒友們也都感染到了,以致於最終票選時一票未得,有種既然如此、早該裝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