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3/29
總分:87
Nose:香草麥芽甜在前端,微微的奶油點綴,隨即飄出淡淡的泥煤和淺淺的煙燻感,一些甜桃和水果滋味,雖然聞起來舒服,但都有點微弱而不是很清楚,多放一些時候浮出些許的烏梅蜜餞
Palate:入口豐盛的果甜果酸和油脂感讓我訝異,烏梅、蜜餞、柑橘、蘋果、奶油、香草,許多青蘋果,伴隨著微微的泥煤與煙燻,木質單寧與荳蔻辛香,橡木桶、烤奶油派皮、烤略焦的麵包、一點點焦糖咖啡和淡淡的鹹感
時間:2025/3/29
總分:87
Nose:香草麥芽甜在前端,微微的奶油點綴,隨即飄出淡淡的泥煤和淺淺的煙燻感,一些甜桃和水果滋味,雖然聞起來舒服,但都有點微弱而不是很清楚,多放一些時候浮出些許的烏梅蜜餞
Palate:入口豐盛的果甜果酸和油脂感讓我訝異,烏梅、蜜餞、柑橘、蘋果、奶油、香草,許多青蘋果,伴隨著微微的泥煤與煙燻,木質單寧與荳蔻辛香,橡木桶、烤奶油派皮、烤略焦的麵包、一點點焦糖咖啡和淡淡的鹹感
時間:2025/3/26
總分:88
Nose:帶著柑橘、柳橙風味的蜜糖甜,很乾淨明亮的瓜果與蜂蜜,一些微酸的蜜餞、紅色莓果、蜜蘋果、酒漬櫻桃,充足的荳蔻、肉桂等辛香料,少量油脂與微微的黑巧克力
Palate:一入口便釋出大量紅色莓果、柑橘、柳橙、鳳梨、蜜餞、烏梅種種偏酸的滋味,以及些許蜂蜜、焦糖和奶油糖甜,微微的巧克力、焦烤麥芽餅乾和橡木桶,許多柑橘、柳丁皮,一些荳蔻、肉桂辛香和木質單寧感
威士忌產業在新的一年頗不平靜,上個星期加拿大多個省為報復美國加徵的關稅,開始將貨架上的美國進口酒類下架。網路上流傳的影片中,安大略省某超市的員工,正一瓶又一瓶的把傑克丹尼拿進手推車,然後再推到倉庫堆放,省長在新聞中宣告,除非美國撤銷懲罰性關稅,否則全省再也買不到美國的酒類飲料。傑克丹尼的母公司百富門當然不高興,因為盡管出口到加拿大的量僅占全球總量的1%,但是下架比起加徵關稅更為嚴重,而且不要忘了,美國境內的威士忌銷售量正在下滑,去年百富門便因此關閉了肯塔基州的橡木桶製造廠。
這場關稅貿易戰剛剛掀開序幕,川普的翻雲覆雨手已經搞得全世界人仰馬翻,未來將如何演變無人知曉。稍稍鑑往知來一下,川普1.0曾針對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加徵25%的關稅,導致原本約10億英鎊的年出口值,在2019到2021年間減少了6億英鎊,更重要的是造成的長遠影響,包括美國的飲酒消費習慣以及市場的競爭格局。如今川普2.0尚未對英國出手,但蘇格蘭首席部長在川普還未上任前便展開遊說,希望不要重蹈覆轍,只是這個提前布局是否奏效,仍需時間來驗證。
不過英國內部也不平靜。最近有一則相當熱門的威士忌新聞,原本「英格蘭威士忌協會(EWG)」興奮的宣布,他們為英格蘭威士忌所申請的地理標示已進入公眾諮詢階段,等3個月的流程走完,即將繼蘇格蘭、愛爾蘭及威爾斯之後,成為英國第四個擁有地理標示的特殊威士忌種類。不料新聞發布後,「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立刻跳出來嚴厲抨擊,隨即英國執政的工黨政府也正式拒絕這項申請,財政部首席秘書與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討論後發表談話,嚴正申明絕不降低(watering down)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法規標準。
眾所周知的,蘇格蘭與英格蘭長年積怨,不過這次反對的理由無關政治,而是聚焦在「單一」這個詞。根據EWG的定義,製作威士忌時只須在單一酒廠完成蒸餾即可,並不包括糖化和發酵,因此酒廠可直接向合作的啤酒釀酒廠購買發酵完成的酒汁,運回廠內再進行蒸餾;但是按照蘇格蘭威士忌的法規,上述三項製程都必須由同一間酒廠完成,顯然EWG的做法觸犯了「單一」一詞的神聖性。
Glengoyne NAS "Teapot Dram Limited Batch #010" (59.4%, OB, Btl.2024, 3600 Bts.)
時間:2025/03/14
總分:89
Nose:帶著油脂重量感的蜂蜜、焦糖、水果蛋糕甜,微微的燒烤橡木桶,一些核桃蛋糕、黑巧克力,少量的荳蔻、丁香和一點點木質單寧,尾端也帶出了少許的茶感
時間:2025/2/28
總分:86
Nose:一開始的塑膠味很明顯,但很快的被甜甜的蜜糖和荔枝所取代,一些泡泡膠,許多很熟的熱帶水果,讓我聯想到鳳梨、山竹,許多的酯感,微微的木質澀和一點點茶葉暗示
Palate:酒精感強勁,也有許多新酒感,一點點塑膠和油脂,香草、甘蔗甜、一些微酸的柑橘、鳳梨,年輕的木質單寧與辛香料,再釋出些許略呈苦感的仙草,加些水,釋出更多的蜜李、微微的蜜餞、茉莉花茶
時間:2025/2/23
總分:89
Nose:上層飄著淡淡的白花香,底部大量的焦烤木炭煙燻,隨即釋出甜甜的香草和少許青草、土地暗示,融在烤麥芽、烤地瓜般的焦甜味中,少量油脂與一點點莓果酸,淺淺的黑胡椒和一些木質,煙燻繚繞不散
Palate:油脂出乎預料的豐富,也意外的溫和入口,有一種肥厚的焦烤肉質感,少量鳳梨、瓜果、香草甜之後,泥煤、煙燻、海鹹和焦甜味很快的迸出,但不重,微微的酒精刺激,一些胡椒、荳蔻辛香,淡淡的乳脂、核桃,加點水顯得更加溫和,烤棉花糖
時間:2025/2/19
總分:89
Nose:微微的花香飄在上端,很舒服溫柔的蜜糖、香草甜香,並不斷湧出花蜜、果醬、葡萄乾、糖漬水果與聖誕水果蛋糕種種甜味,一些油脂與橡木桶,淺淺的單寧和微量荳蔻,少許堅果暗示
Palate:一入口便釋出大量的蜜糖、蜂蜜、果醬、酒漬葡萄乾和些許糖霜、蜜餞甜,一些紅色莓果與酒漬櫻桃,清楚的葡萄酒單寧,少量木質與荳蔻、丁香等辛香料,微微的澀皮感,少量柑橘、柳橙皮
時間:2025/2/13
總分:88
Nose:略帶點油脂感的雪莉桶調性,上層飄著很艷麗的紅色花香,許多蜂蜜、焦糖甜和香瓜、紅色莓果的酸甜滋味,清新的木質慢慢帶出少許的橡木桶,玫瑰花香持續不散相當舒服
Palate:入口的第一印象依舊是紅色花香,而後釋出許多紅色莓果、櫻桃、草莓、果醬和蜂蜜甜,淺淺的油脂,一些胡椒、丁香等辛香料,少許橡木桶和焦烤麵包
時間:2025/2/9
總分:90
Nose:黑莓、黑李,許多糖漬水果、蜜餞、梅子、炭烤烏梅,微微的煙燻,一點點雪茄菸盒,再慢慢的釋出些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少量菸草,整體十分活潑
Palate:入口的第一印象居然是許多略帶著煙燻、咖啡和堅果巧克力味的烏梅汁,黑莓、黑李、酸莓、蜜餞的酸感和不多的水果甜,再浮出一絲偏酸的咖啡、橘子口味的巧克力,紅色辣椒的辛香,木質單寧,微微的茶感飄在尾端
Starward NAS "Nova" (41%, OB, 200ml)
時間:2025/1/25
總分:87
Nose:前端許多的紅色花香以及葡萄汁、蘋果汁暗示,很快的浮出葡萄酒的滋味,偏清爽的莓果、李子、梅子,微微的橡木桶和油脂,一點點木質單寧
時間:2025/1/20
總分:87
Nose:有點出乎預料的蜂蜜和清爽的果甜,果醬、酒漬櫻桃、蜜餞,較為濃厚的干邑甜緩慢升起,微微的葡萄乾甜和一些橡木桶,少許柳橙皮、丁香、荳蔻辛香,一點點年輕的木質和單寧,加些水後釋出更多的柑橘果醬,十分甜美且誘人
Palate:入口的油脂感很充分,大量的蜜糖、蜜餞、柑橘果醬、莓果和櫻桃的酸甜立即湧出,酒精感強勁,許多胡椒、荳蔻和肉桂辛香,木質單寧加上柳橙皮的刺激,再慢慢釋出些許麥芽、可可和一點點烤橡木桶,加些水浮出具有厚度的柑橘、柑橘皮以及一些麥芽、橡木桶
時間:2025/1/18
總分:88
Nose:一開始是帶有柔和奶油的柑橘、杏桃甜,隨即浮出許多較濃的蜜糖、果醬、香草蛋糕甜,淺淺的橡木桶木質,整體顯得清新討喜
Palate:大量的酸甜水果滋味一湧而出,柑橘、蜜鳳梨、莓果、蜜李、蜜餞,以及許多香草蛋糕,淺淺的奶油油脂,淡淡的燒烤橡木桶,許多胡椒、荳蔻辛香與木質單寧,一些核桃和少量的可可
我於11月中旬造訪威蓋堡(Westward)蒸餾廠時,與創辦人Thomas聊起美國威士忌的種種,由於他也是「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委員會」(ASMWC)的創辦人之一,不免詢問「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的立法進度。早在2017年,代表ASMWC的團體已向「酒精菸草稅務貿易局」(TTB)提交請願書,2018年再度提案,TTB因而在2022年7月公告修訂草案,以2個月的時間來徵詢公眾意見。原本預計2023年上半年便能做出決議,但收集了158條意見後,一拖2年餘遲遲未定案,莫非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情?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因為據他所知,「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似乎有意見,或許中間涉及貿易談判,只能靜待解答。
但世事難料,返台1個月後TTB發布消息,「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將於明年1月19日正式納入法規,成為52年來首次新增的美國威士忌類型。驚訝之餘,我們來看看「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有哪些要求:
1. 原料:在美國境內,以100%麥芽所完成的(糖化發酵)麥芽糊;
2. 蒸餾:由美國境內單一酒廠完成蒸餾,新酒酒精度不得高於160 proof(80% ABV);
Glen Scotia 5yo, 2018/2024 (59.2%, OB, 1st-fill Bourbon C#3606, 237 Bts.)
時間:2025/1/16
總分:86
Nose:許多柑橘、柳橙、香草和檸檬皮,略酸的柳橙汁,淺淺的奶油,一些青草調和年輕的木質,放一陣子浮出較為溫和的香草檸檬蛋糕
前些時候整理日本酒廠的探訪記錄,針對特殊的水楢桶容易漏酒的問題,請教了一位學有專精的朋友。我們聊著聊著,突然話鋒一轉,談論起酒廠的傳統與創新,同聲一氣的認為當新興酒廠持續推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新技術時,許多老酒廠依舊固守著百年製程,兩相對比,便顯得前者新穎有趣,後者保守又呆滯不前。
我的前一份工作是大地工程師,所謂大地工程,指的是隱藏在完成結構建築底部看不見的一切,如地質、地下水文、地下開挖、基礎等等。當我20年前一頭栽入威士忌的世界時,由於過去的學術訓練和實務經驗已養成我的DNA,因此很自然而然的往製作方向走,努力去挖掘所謂「消費者不需要知道得那麼多」的資訊。每次講品酒會,我總會帶往與製程相關的技藝,探索那些讓我們沉醉不已的滋味到底是怎麼來的,而不只是欣賞酒款的風味。這個習慣並不是為了拆解或打臉行銷語言,而是我的背景讓我深刻了解,所有令人感到震撼、並且驚嘆連連的建築結構,其實底部都倚賴著堅實穩固的基礎,而做酒,便是行銷賣酒的基礎。
由於許多達人前輩的推廣和努力,今日台灣的威士忌環境已相當成熟,尤其在知識面上,絕對不輸其他任何國家。但小小遺憾是,這種成熟只偏頗的建構在蘇格蘭威士忌之上,甚至形成一個無形的框架去討論其他種威士忌。舉個簡單的例子,酒友們對於威士忌的製作規範應該都嚷嚷上口了,但談論到其他國家,例如全球五大產國中的其他四國,能瞭解者幾稀,遑論五國以外的更多國家,甚至連台灣如何定義「威士忌」都不甚了了。這種「從蘇格蘭看世界」的怪現象,有時真的桎梏了我們的品飲範疇。
我習慣在接觸到不同國家的威士忌領域,先翻出法規去了解製作要求,同樣的,這也是基礎,所以先不談新興酒廠天馬行空的創作概念,單純從製作規範來講,蘇格蘭的限制就嚴格許多,太多。以熟成使用的木桶為例,在我讀過的各種規範中,蘇格蘭和美國是唯二要求使用「橡木桶」的地區,連英國都只是「木桶」,原因很簡單,因為愛爾蘭也是「木桶」,因此包含了北愛的英國,以及過去曾包含英國的歐盟,都以「木桶」為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