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訊525-1期.jpg

我於前年十月參加雙耳小酒杯持護者晚宴時,莊嚴隆重卻又熱鬧非凡的鬧到近午夜,一行人精神亢奮但略顯疲累的回到車上等著回旅館休息,卻遲遲等不到典禮中獲頒「持護者大師」的大衛史都華(David C. Stewart)。左等右等下,原來他被眾多威士忌界的前、後輩羈絆了,人人都搶著與他合照,而一向溫煦如長者的他當然來者不拒。當他帶著歉意上車,我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再次為他獲得的榮譽而高興。

在那場晚宴中,我有幸坐在他身旁,過去一直認為他低調謙沖、溫和而害羞,但話匣子打開後,他卻毫無保留的回答我天真的問題,譬如酒廠的首席調酒師工作內容是什麼?又是如何從構思到創造出一款新酒?這些問題困擾不了他,但讓他感覺困惑有趣,因為身為蘇格蘭最資深的調酒師,在荏苒五十幾載光陰中,每天得面對的樣本不知凡幾,我認為神奇到不可思議的調和技術,對他而言不過是生活日常。隔天清早,與大衛相約在旅館的早餐室見面,他交給我一個我的年份樣品瓶,並在瓶身上簽下名字,讓我在驚喜之餘,滿滿的全是感激。這小瓶酒我如今珍藏著,再也沒有任何酒的價值能超越它。

在蘇格蘭威士忌圈所有大師中,大衛絕對是被公認為大師中的大師,讓人崇敬也讓人喜愛,當他造訪台灣時,參加的酒友們應該可以看出,站在舞台上的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寡言到甚至有點笨拙,與其他侃侃而談或富有戲劇表演性格的大師們完全不同。這種個性,或許可以從他入行的選擇看出。當大衛離開學校準備進入社會,剛滿十七歲的他正是徬徨少年時,他尋覓各式工作機會,分別向銀行、保險公司和酒廠投遞了履歷。當時(1962年)正是蘇格蘭威士忌產業處於二次大戰後的爆發期,年少的他思忖,與其穿著正式在櫃台前處理文書,酒廠工作顯然有趣多了,所以收到通知毫不猶豫的投入,一待,便超過五十年。今天的我們應該慶幸,假若大衛當年被酒廠拒絕,假若他進入金融業,或許現在世上多了一位不知名的退休銀行主管,但威士忌酒業卻缺少了一位技藝神妙的藝術家。

大衛進入酒廠的前十二年,主要是接受各種訓練,讓他深入瞭解生產製程以及橡木桶熟陳的種種關鍵,當然也包括酒廠的歷史與傳承。1974年不過年方二十九歲,便升任為百富酒廠的「麥芽大師」(Malt Master),負責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調製。在那個年代,各酒廠莫不卯足了勁生產,總庫存量不斷破紀錄,當時的媒體稱此種巨量庫存為「威士忌湖」,與當時歐陸的「葡萄酒湖」相互映照。對大衛來說,那段時間絕對是最好的年代,卻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為兩次石油危機讓產業快速反轉,進入1980年代後酒廠倒的倒、休停的休停,總共有二十二間酒廠熄燈關門,不過大衛就在1980年推出了「經典」(Classic)百富,首創以波本桶熟陳後,再放入雪莉桶作過桶的工藝,如白蘭地的瓶身至今偶而還可以在拍賣市場看到。這一套如今我們十分熟悉、用以增添風味的方式,謙沖的大衛「但開風氣不為師」,也未給予她任何響亮的稱呼,一直等到1993年創造出「雙桶」十二年,才賦予她Doublewood的特殊名稱。

橡木桶的熟陳至今依舊是個神祕的工藝,科學上雖可以利用氣相層析儀等儀器加以檢驗,不過到底熟陳期間化合物的變化來自橡木桶還是空氣,以及其影響多寡,至今尚無定論,也因此更顯得調酒師的重要。對大衛來說,多年來最大的挑戰便是維持百富雙桶的一致性,因為這款酒從波本桶移入雪莉桶之後,必須時時留意桶陳的變化,才能在最恰當的時候裝瓶,並沒辦法事先預測,其中奧妙完全決判於調酒師的感官。另外,百富酒廠從2010年開始釋出,總共裝了了九個版本的1401桶,由於每個版本都擁有各自的特性,卻又不脫酒廠風格範疇,對大衛而言同樣也是相當大的挑戰。1401桶其實是個融合桶,大約二千公升的容量,在這個大桶子裡必須勾兌十數桶不同酒齡、不同種類的橡木桶,所以大衛將自己視作交響樂團指揮,主要任務便是讓每個橡木桶和諧的交融,而困難在於,酒窖裡符合資格的橡木桶何止千萬,每個橡木桶在歷經不同時間的陳年後,挑選合適的桶子比指揮家挑選交響樂團員更加艱難。

大衛曾被詢問職業生涯到底試過多少桶酒?這個有趣的問題他曾經思考過,應該超過四十萬桶!這驚人的數字當然來自長期累積,因為就以百富十二年「大師簽名版」為例,平均每天必須試飲三十桶,總共便超過三百桶。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在同一間酒廠工作半個世紀而不倦?對於盡日案牘勞形的我們,五十年早已超過體力極限,但是對大衛來講,卻是簡單如空氣與水,其中分別,便是對這份工作保持的熱誠。我們愛酒人士,多少都會幻想在酒廠工作是如何的夢幻,似乎鎮日裡便是品嚐美酒。但所謂的麥芽大師,不僅僅是聞嗅香氣、品嚐口感來檢定酒質,更要憑藉著直覺和經驗,去衡判每一桶酒的熟陳狀況,並預測繼續熟陳後可能的改變,以及在勾兌調和時所扮演的角色,也必須留意產業動態和風潮,以調整庫存或更改配方。所以大衛在五十年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酒窖裡,進行實驗和創造,除了敏銳的感官,更需要的是耐心以及恆心,因為熟陳是需要長期等待的。

財訊525-2期.jpg

在蘇格蘭所有的麥芽大師中,大衛因經驗最豐富而受人敬愛,歷年來當然獲獎無數,譬如英國美食家學院美食大獎、國際葡萄酒暨烈酒大賽終身成就獎、Malt Advocate雜誌終身成就獎、連續三年威士忌雜誌的代表人物獎、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大師等,去年英國女王更頒予他「大英帝國員佐勳章」,用以表揚他在威士忌產業的卓越貢獻。不過,台灣的百富品牌大使沈羽軒曾提到,大衛的家人其實並不瞭解他有多知名,只知道他時時需要出國,所以沈大使特別將他在台灣受歡迎的照片寄過去,家人都大感驚訝,這個小故事足以說明大衛是如何的低調謙遜。

去年大衛發表了DSC(David Charles Stewart)系列的第一章「酒廠風格」,就在前些星期也推出了第二章「橡木的影響」,接下來每年發表一章,分別為「庫存模式」、「不期而遇」和「麥芽大師的恣意狂想」,為自己平實又催燦的生涯鑄造里程碑。但或許這一句話才真正懇切的描述了我所敬愛的大師:「一輩子太短,你只能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對大衛史都華來說,就是威士忌。」所以,且讓我們以大師最愛的百富波特桶二十一年敬他既壽且康,持續在威士忌界發揮他無可取代的技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