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515期.jpg

台灣的威士忌愛好者毋寧說是十分幸福的,為了推廣新舊酒款,酒商時時費錢賣力的舉辦品酒會,消費者只要留意,也時常有機會參加。品酒會台上可能由國內的品牌大使、酒商特聘的講師、國外請來的品牌大使、酒廠調酒師或特殊工匠、酒廠經理或甚至老闆,帶領參加者去瞭解所推介的酒款,包括蒸餾廠的歷史、製作調和工藝,以及每一杯酒的特色和風味。對消費者來說,這是提昇品飲功力的最佳場合,不僅可以打探酒款的內幕細節,也可經由講者的說明,去挖掘自己未曾留意的感官風味。

不過即便台上講師盡力發揮個人魅力,卻並非每一位講師都能將酒款的製作原意、方法及風味來源講得透澈清楚,部分原因是蘇格蘭產業界的約束,部分則是酒廠或基於保護心態,或行銷需求,往往並未提供足夠的資訊讓講師們發揮,又或者講師功課未做足,單純的只是照本宣科,就算說得再舌燦蓮花、口沫橫飛,仍無法完全滿足台下聽眾的求知慾,甚至感覺隔靴搔癢而難以盡興。在這種情形下,如果聘請、特邀國外大師來訪,卻無法讓參加者盡量發問,並得到詳盡回答,其實已失去邀請的目的了。

但求知若渴的台灣消費者,就算無法感動天,仍感動了不少國際級的大師,他們極度喜歡來台直接回應大家的熱情。細數我這十二年來,與許多前輩相較堪稱極短的酒齡裡,因緣際會的親炙了不少大師,每一位在業界的資歷往往超過三、四十年,甚或五十年以上,即便代表的酒廠不一,每個人的個性也多有差異,或敦厚溫文,或豪邁奔放,卻都擁有一個共通點,便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開放胸懷,不怕被問倒,只怕台下的參加者不提問,恨不能傾囊相授。遇到這些大師,參加者只要稍預做功課,絕對能滿載而歸。

便舉九月底藉Whisky Live來台,目前為格蘭冠酒廠蒸餾大師(Master Distiller)的丹尼斯麥爾坎(Dennis Malcolm)為例。由於父親及祖父皆在酒廠工作,七十年前誕生在酒廠內,從哇哇墜地的第一刻便注定與威士忌結下不可分割的緣分。十五歲時開始在廠裡學習修補橡木桶,一晃五十五個年頭過去,曾擔任格蘭冠、格蘭利威蒸餾廠經理,以及史翠艾拉蒸餾廠的全球品牌大使,活脫脫便是一部蘇格蘭威士忌活字典。歷練了一大圈之後,隨著酒廠的易主換手又回到最熟悉的家園。就在他為業界服務滿五十週年時,酒廠將他在十七歲填裝的二個橡木桶之一(另一個橡木桶據他解釋,已經滲漏而無法裝瓶了) 裝出了五十年高年份酒,同時以十年為單位,取其區間各一個橡木桶勾兌出限量款「五個十年」(Five Decades),用以表彰他的付出和貢獻。當然,國際獎勵不斷,如「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競賽IWSC」於2015年頒予他「蘇格蘭威士忌產業傑出貢獻獎」,相隔不久又再度獲頒「第二十二屆威士忌代言人終生成就獎」。

我有幸與他共同主持品酒會,熱切又風趣的他以一張張歷史景物照片,娓娓道出酒廠的歷史興衰,以及產製特色,也讓我在翻譯和講解中注意到不少小細節。譬如當他提到在一百五十餘年前,酒廠創辦人兩兄弟鼓吹興建了從洛西茅斯港(Lossiemouth)連通到露斯(Rothes)小鎮的鐵道,不僅方便運送沿途農民種植的大麥,也有利蒸餾烈酒的外銷,從此開啟了斯佩賽區蒸餾產業的新紀元。至於如我輩的技術咖,絕不能錯過造型特異、有如戴了頂紳士帽的低度酒蒸餾器,以及裝置在林恩臂上,用於提高回流率達到淨化酒質目的的淨化器。這種種不論在當時或現代都屬絕妙的裝置,產製出來的輕盈風格,完全反映在品飲的三款酒款之中,在場的參加者甚至提及,與他多年前使用的婚宴酒風格一致,說明了酒廠如何盡心維持傳統工藝,調酒師又是如何篩選橡木桶進行勾兌,才能經久不衰的呈現如此高辨識度的特色。

所謂蒸餾大師,不僅僅專注在製作和酒廠管理,也包含了後續的勾兌調和以及新酒款的開發,對於後者,是我最無法想像的藝術創作過程。丹尼斯今年的最新創作,甫獲得剛出版的「威士忌聖經」欽點,列為全球年度威士忌第二、年度蘇格蘭威士忌以及年度單一麥芽威士忌,似乎為他五十多年的風霜歲月寫下最佳註腳。惟我文辭拙劣,很難道盡這些感佩,但一邊寫著,眼前一邊浮出他溫煦的眼眸和親切的笑容,以及品酒會中指手畫腳,想在短時間內灌注所知所學的無窮熱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