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pirit,不是精神、靈魂,而是大麥蒸餾精釀並陳放經年後的精髓。為了準備Aultmore品酒會而瞭解了酒廠的歷史,不禁哼起了60年代反戰歌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旋律。

正如我在品酒會報名訊息中所稱,Aultmore這間可稱如寒流般冷的蒸餾廠,在我心中其實並不怎麼冷,因為可能是剛接觸SMW的早年便買進了Blackadder 1989,後來又在TWE網站看到黑不溜丟的1990,以及老到36yo、但價錢相對便宜的DL OMC。這幾支酒買來就放著,我是說「藏」著,而藏之既久,乾脆就辦一場品酒會吧!只是蒐集其他酒款之後,從來沒有過的經驗是,居然找不到一支OB來當酒廠風格的基準!對於年產量290萬公升的酒廠來說,到底酒跑到哪兒去了?

Aultmore 唸成OLT-more,蓋爾語的意思是"big burn",來自於鄰近的溪流Auchinderran Burn,於1895/96由Alexander Edward所創立。這位愛德華先生當時已經擁有Benrinnes,1989再將Oban添入他的版圖,創立了"Oban and Aultmore-Glenliver Distilleries Ltd",似乎遠景一片大好。可惜威士忌產業在1899年開始發生破產危機,Aultmore被迫關廠,直到1903/04才又恢復生產,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麥原料缺乏,再度迫使它關上大門。

John Dewar 在1923年買下酒廠(以及Oban),不過Dewar在1925年為DCL工作,也因此Aultmore納入DCL旗下。二次大戰期間短暫關廠(1943~1945),而後酒廠持續不顯眼的運作,到了1971才進行重大改建,將原本的2座蒸餾器增加到目前的4座,旋即轉售給酒業巨人UD(也就是後來的Diageo)。如同我們所熟知,SMW並不是大酒商的注意焦點,所以UD直到1991年才推出第一支Flora & Fauna 12yo,以及1996年的Rare Malts,屬於Diageo的OB裝瓶大概就只有這2支。

不知什麼商業原因,Diageo在1998年將酒廠賣給了Bacardi的子公司 John Dewar & Sons,沒錯,正是1923年買下酒廠的同一間公司。只是來到20世紀尾,SMW開始受到正視的時候,Aultmore的SMW能力被重新評估了嗎?當然沒有,Bacardi顯然不介意「維持傳統」,幾乎全拿去調「白標帝王Dewar's blends」去了,僅於2004年推出一支12yo OB,不過價格雖然不貴,但國內似乎找不到,至於Flora & Fauna 12yo,因為稀有、罕見,如今在TWE網站上的標價已經飆高到,請注意,£249.17 Ex. VAT!!!雖說物以稀為貴,但這種貴法未免太過份,也就是為什麼我端不出OB酒款的原因!

至於我們現在喝到的這些IB品項,自然便屬於流入裝瓶商手中的極少部分。但別搞混了,對酒商的調酒師們來說,那些我們喜好,偏屬風味特殊、醒目的蒸餾廠並不受歡迎,譬如Glen Garioch、Lochside等高地酒廠在他們眼中僅列作第三級,反而是那些罕見於SMW裝瓶的酒廠才是王道、首選。所以,誰對誰錯又孰是孰非耶?

但至少,我們確實知道Aultmore的酒跑到哪裡去了,喝不起貴到另人嘖舌、但CP值一定不高的12yo(純以酒論酒,毫無酸葡萄心理),不如舒舒服服的享受,譬如說,18年的「帝王」待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