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639期.jpg

近日來最讓人血脈賁張卻又緊張到手心冒汗的,莫過於觀看台灣選手在奧運競技場上的奮戰。這場因新冠疫情而延宕一年的賽事,即便開幕前雜音不斷,但無論是開幕表演,或是接下來一項一項的競賽,都讓我們心臟狂跳,恨不能到場上振臂高呼的為他們加油。

回顧歷史,東京早在1964年便曾舉辦過奧運,山崎蒸餾所為了慶祝東奧二度舉辦,特別挑選了1960年陳放於水楢桶,而後在1964年換入美國白橡木桶熟陳的55年威士忌,總共裝出100瓶,於去年6月以大摸彩的方式供日本居民購買。為什麼是大摸彩?因為中籤者只需付出300萬日圓,合台幣僅約80來萬,便能購買一瓶。這是山崎有史以來裝出最高酒齡的一瓶酒,若與山崎50年動輒好幾百萬台幣的拍賣價相比,不是等同中了樂透彩嗎?

酒廠週到的將得標者名字刻在瓶身,一方面彰顯不凡的紀念意義,另一方面,我小人之心的揣測,酒廠並不希望得標者轉手獲利。不料6月抽完籤後,同一支酒馬上在8月香港邦翰斯拍賣場現身,並且以620萬港元驚人的高價落槌,大概是兩個月前買價的25倍,成為(到目前為止)全球最高價的日本威士忌!

身為一介升斗小民,若有機緣請回如此高酒齡神物,必當慎而重之的供養照護,萬萬不行沾惹塵埃,更要謹防破損,但由於沒有資格登記抽籤,只能眼巴巴的羨慕。當然,中籤者大概不會有人輕易開瓶,所以儘管酒廠不願看到高價炒作,但遲早也會進入拍賣場,到底瓶中滋味如何,只能憑藉著調酒師的敘述來想像。只是作為一個愛酒人卻不免感傷,所有的藝術品均可供人賞玩,但酒做出來的目的卻需要破壞(開瓶)才知真曉,假若製酒人知道自己的作品只是投資工具,會不會因此而長吁短嘆?

不過我還是參與了7月中羅芙奧「尊釀雲集」的春拍,說參與也不盡然,單純的做個旁觀者,沒有註冊,當然也沒舉牌。這次拍賣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而延期,且在三級警戒下,只得以直播方式進行。原以為少了場上劍拔弩張的近身肉搏,喊價者應該會冷靜不少,但一路觀看下來,某些熱門酒款-尤其是日本威士忌,價格依舊扶搖直上,讓我看得瞠目結舌之餘,不免暗自盤算,假如我也將手中不再喜愛的收藏送拍呢?會不會違背了我的愛酒初衷?

我時常言,威士忌的收藏原因百百種,但投資的目的只有一種。當威士忌價格的漲幅在近幾年直衝天際後,不意外的,投資者都想藉此撈一票。國際上不乏私募基金將威士忌納入投資標的,甚至完全以威士忌為主,倫敦全球資產顧問公司Knight Frank於2021年的報告中,列舉了過去10年各種奢侈品的投資累積獲利,其中威士忌以近5倍的漲幅將其他奢侈品遠遠拋在後面。雖然這種漲幅驚人,但若與近年來威士忌拍賣動輒十數倍的漲幅比較,只能算穩健而已。無怪乎想靠威士忌發財的酒友躍躍欲試,更是許多酒友沒頭蒼蠅式的亂問「這支酒值不值得收」的原因。

確實,近年來出現某種趨勢,當熱門酒款上市,許多消費者聽到耳語傳言,興沖沖的把酒一箱一箱的搬回家,又有投資客著書立說的宣揚威士忌投資獲利600%,更是吹波助瀾,我對這種現象十分不以為然。第一,囤積居奇阻礙了商品流通,讓真正想喝的消費者買不到,或是得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第二,酒價呈現不合理的飆漲,助長炒酒風氣,後繼投資客可能賠錢出局。這種現象品牌端當然也注意到,我曾向他們提問:你希望你們賣的酒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喝得到,還是只要銷售完畢即可?他的回答很簡單,酒廠連年不斷的生產,當然希望酒能進入消費者口中,不應該被當成投資商品囤放。

股票市場有句名言「不要和股票談戀愛」,所以設定停利損點停,該衝即衝、當殺就殺,絕不能優柔寡斷。換成威士忌,我大聲疾呼一定要跟酒好好談一場戀愛,不愛酒,就沒資格論酒,更完全失去了收藏的意義。多年前有一部我很喜愛的電影《寂寞拍賣師》,講述一名擁有超凡鑑賞、鑑價眼光的藝術品拍賣師,個性高傲拘謹、孤芳自賞,總與他人保持潔癖式距離,最愛的是巧取豪奪而來的女性畫像,可最終落入愛情陷阱而人去畫空。這是一部在虛偽和真實之間辯證、考驗人性與物慾的電影,只因他不清楚自己愛的是什麼。在威士忌這條路上,我希望酒友們都能清楚知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e 的頭像
    Dave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