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訊651期.jpg

跨入2022年的第一場品酒會中,我的品牌大使好友告訴參加者:如果有應酬需要,那麼不要再計較品牌口味、價高價低,趕快搶買市面上的威士忌,因為在可預期的未來,蘇格蘭威士忌將大缺貨!

他的危言聳聽讓我好生震驚,雖然耳語謠傳中威士忌即將大漲,但是對我來說,就像10年前明明知道日本威士忌一定缺貨,卻依舊愚蠢的不動如山。而今年這隻龐大的灰犀牛,來自供應鏈斷裂和英國脫歐的共伴效應,即使酒廠盡可能的如常運作,酒桶裡的酒一滴也沒漏,但上游缺酒瓶、瓶塞、標籤、包裝盒,橡木桶內的酒無法裝瓶,下游缺貨運司機,裝瓶的酒運不出酒廠大門,加上缺貨櫃缺船缺港,好不容易抵達港口的酒運不出去,全球的酒商都跳腳,各地的酒專只能翹首盼望。

「烈酒事業」(Spirits Business)網站選出去年十大烈酒新聞,包括日本威士忌規範的改變、南非修訂禁酒規定、影星喬治庫隆尼合資創辦的蘭姆酒銷售量衝破100萬箱、酩悅軒尼詩與金巴利集團合組電子商務、KOL飲酒責任的規範引導、海尼根併購帝仕德集團的非蘇格蘭威士忌部分、百加得與百富門兩大集團的訴訟、美國廢止對歐盟和英國的關稅懲罰、澳洲啟動龍舌蘭計畫,以及一飛衝天的即飲RTD(Ready to drink)市場。

威士忌酒友對其他烈酒較無感,而大集團的分分合合基本上也跟消費者無關,所以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美國廢止的懲罰性關稅。美國原本就是蘇格蘭威士忌最大的出口國,關稅懲罰的不僅是酒商,也包括消費者,一旦廢止,將立即反應在銷售量上。不過「烈酒事業」的十大新聞忽略了幾個重點,例如英國也和歐盟達成免稅協議。歐盟是蘇威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蘇格蘭反對脫歐的重要原因,這個協議讓不少支持脫歐的英國人不滿,卻讓蘇格蘭吃下一顆定心丸。除此之外,印度過去的蘇威進口關稅高達300%,去年年底「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興奮的宣布關稅將大砍一半,而且後續的印英貿易談判可能還會再降。印度一直是威士忌消費大國,蘇威進口量排名第三,關稅大降後,進口量很可能超美趕法衝上第一。

這幾個地區及國家都是威士忌的消費大市場,另外一個大市場則是早被覬覦的大陸,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進口量逐年上升,去年的排名已是全球第十。大陸的烈酒市場十分不透明,國際統計資料都獨缺「中式白酒」一項,大家都知道白酒的消費量驚人,但到底有多驚人卻沒人說得準。因此依據不精確的估算,進口烈酒約占大陸所有烈酒消費的2~3%,這就是酒商們拼命摩拳擦掌的原因,想想,只要略為提高1、2%,會增加多少需求?

灰犀牛已經不能視而不見了,台灣即便依舊是各方酒商的練兵、試金場,但酒商考慮量能及全球佈局策略,絕對會調整不同市場的分配比例。事實上,此事早在2、3年前發生,君不見某著名品牌的分配量減少後,坊間一瓶難求,新鮮貨一到港便蜂擁搶奪、囤積居奇,一般消費者若不是買不到,便是需要花費二、三倍的價錢才能搶得。一向不太注意行情的我,近些日子也被多種酒款的價格嚇到吃手手,所謂的「普飲款」必須重新詮釋,手骨不粗的普羅大眾可能轉不太開。

所以問題不是只有台灣搶酒,全世界都在搶,而威士忌又是需要時間淬煉的酒種,就算今天擴廠生產,也要多年之後才能上市,更何況疫情下的供應鏈不斷告急。消費者處在供需失調的變動中,猶豫著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不禁讓我想起古老的一則賭注。布萊茲•帕斯卡是十七世紀時法國的哲學家和神學家,曾提出了一項弔詭的論證,試圖以「期望值」來宣揚上帝信仰。他的論點是,大眾不妨和信仰對賭,假如選擇相信上帝,那麼死後可能贏得在天堂生活的無限快樂,就算賭輸損失也有限;但如果選擇不信,賭錯的結果是墮入地獄而失去所有。便因為信仰上帝的快樂期望值如此之高,理性的選擇絕對是賭上帝存在。

帕斯卡的賭注拿人類理性來評估信仰,用利益來吸引信徒,自然遭受大量批評,更無法論證上帝是否存在。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正如我10年前犯下的錯誤,多少警訊告訴我日本威士忌即將缺貨,價格即將大漲,但是當我看見酒專裡依舊堆滿整箱整箱的山崎十二年,說不信就是不信。10年後的今天回頭想想,如果當時囤下一箱,就算價格不漲,至少還有許多「普飲」好酒可喝不是嗎?
 

arrow
arrow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