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文威士忌雜誌45期-十年樹木.jpg

在我人生不可思議的旅程中,目睹台灣威士忌的風雲變化絕對可記上一大筆,雖然年紀漸長,潮起潮落的人生百態已了然於心,不過這些湧動的波濤依舊澎湃。今天無論初入門或老饕級的酒友們,眼前有眼花撩亂的酒款,時時可參加酒商、社團的品酒會,加上常年不斷的酒展,以及全球最便宜的威士忌,可說生活在一個超級幸福的國度裡。但回首10年前,當國際中文版威士忌雜誌創刊時,可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於2005年踏入威士忌領域,說「踏入」,其實沒有一扇需要推開的大門,只是下定決心在已經消失的「無名小站」開一間樸實無華的部落格,當個極簡自媒體開始書寫品飲心得。不過當時還是有台階可循的,網路上已經存在威士忌論壇(春風),也有幾位同好開設部落格(K大、B大、烏兄、阿飛),將這些前輩高人的討論及文章都閱讀得滾瓜爛熟後,基本上已經跨越某些知識障礙,可以登堂入室了。

這就是威士忌捲起千堆雪之前的草莽時期,沒有酒展,沒有大使、沒有太多的酒款,當然也沒有品酒會。為了推銷旗下品牌,酒廠、酒商會為菸酒專賣店舉辦餐酒會,但行銷預算還沒辦法灑到一般消費者,行銷方式則慣用簡單的語言,在紙媒上刊載響亮、易懂易記的slogan作單方向宣傳,毫無雙向溝通的可能(這套方式至今依舊,雖然逐漸失靈)。如我們這般熱衷、熱情的愛好者,由於網路不發達、資訊不豐,能找到的大部份都是原文資料,想舉手發問都不知道該問誰,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組織同好團體,自行找酒並蒐羅資料,展現集體知識力量。

不過Whisky Magazine早在1999年就創刊了,總編輯Charles MacLean在發刊詞中提到,許多愛好者在私下聚會時逐漸凝聚共識,認為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一本專業的雜誌有其必要。我沒機會讀到創刊號,語言隔閡是個大問題,但是曾搜尋到南部某熱心酒專翻譯的文章,總計三十來篇,至今仍好端端的儲存在我的硬碟裡。這些文章探討諸如「酒精度對於威士忌的影響」、「海洋腥味或鹽味對感官的刺激」、「橡木桶的貯存環境」、「酵母的伊甸園」等課題,即便拿到現在,依舊具有相當的啟發性,可惜翻譯品質不佳,讀起來十分辛苦。

台灣的出版界有句老話:「如果想讓一個人破產,就叫他去辦雜誌」,一語道盡了雜誌類紙媒的困境和吃力不討好。但是當威士忌潮流越來越興盛,全球的愛好者求知若渴時,Whisky Magazine可謂應時而生,辦起了酒展(Whisky Live)和烈酒競賽(WWA),每年出刊8期,持續扮演著領頭羊角色。台灣一向是威士忌銷售大國,但除了銷售業績之外,台灣酒友在眾多「達人」的引領下,自辦品酒會、撰寫文章,持續挖掘酒廠、酒款的工藝並交流討論,往往讓國際大師們訝異且欣羨。這一股追根究柢的風氣,恰恰搭上知識經濟的順風車,終於讓中文版威士忌雜誌於2011年創刊,並從此落地生根。

前些時候和一位品牌大使聊天,他說他入行12年,在台灣的品牌大使中,資歷之深已是前五名,甚至是該品牌全球所有大使中資歷最深的一位。確實,10年來威士忌界的變化相當大,新興酒廠持續成立並投入生產,從製酒原料、工藝到行銷方式都推陳出新,OB、IB品牌也不斷增加,嶄新的風格與風味再再顛覆著我們的感知和感官。當年Whisky Magazine的編輯群們擔心雜誌壽命,以為酒廠不過1、200間,能書寫的題材有限,今天他們該擔心的是反而是如何在有限的雜誌厚度中,容納爆炸性成長的知識。

同樣的課題也迫近中文版雜誌,不過雜誌10年來從搖籃期逐漸茁壯,努力與國際接軌之餘也深耕本土,對於喜愛紙本閱讀更勝過電子媒體的老文青如我,絕對是台灣威士忌專業媒體的第一品牌。因此我深深期盼,這本雜誌能繼續秉持傳介知識、文化的使命,讓台灣的愛好者能繼續接收新知、擴展視野,堅持專業帶領酒友們邁向下一個10年。
 

arrow
arrow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