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 Barnard造訪之28間愛爾蘭威士忌酒廠 (取自A Glass Apart)
當Alfred Barnard於1887年發表他的鉅著《英國的威士忌蒸餾廠》(The Whisky Distillery of the United Kingdom)時,他曾造訪的愛爾蘭酒廠共計28間,實際運作的酒廠則不只此數。根據倫敦酒類代理商W.A.Gilbey於1875年的紀錄,所銷售的愛爾蘭威士忌為83,000箱,而蘇格蘭威士忌則為38,000箱,就因為量大,為了和蘇格蘭威士忌區別,愛爾蘭威士忌的拼法多了一個"e"。另外根據Charles MacLean的著作,即便是蘇格蘭地區,愛爾蘭威士忌也更受到歡迎,輸入的愛爾蘭威士忌約為蘇格蘭當地產量的3倍,甚至位在低地區第二大的柱式蒸餾廠Caledonian,也在1867年裝置了2座巨大的壺式蒸餾器,以麥芽、未發芽的大麥和小麥為原料,模仿愛爾蘭威士忌的風味以滿足英格蘭的需求。但是到了1960年代,仍在運作的蒸餾廠縮減到5間,其中Coleraine和Bushmills等2間位在北愛爾蘭,而都柏林的John Jameson & Son、John Powers & Son,以及Cork省內的Cork蒸餾者公司則位於愛爾蘭共和國。
愛爾蘭威士忌酒廠地圖 (取自Alfred Barnard之《英國的威士忌蒸餾廠》)
面對每況愈下、毫無起色的慘狀,各家酒公司老闆都心急如焚,John Powers & Son公司的John Ryan倡議,是不是可能將三間公司合併為一,集中火力以謀求生存?這個大膽的構想在多方奔走下,愛爾蘭共和國的三家公司盡棄前嫌,於1966年3月合併組成「愛爾蘭聯合蒸餾者有限公司」(United Distillers of Ireland, UDI),但很不巧的,這個名稱的縮寫與前些時候(1965年11月)南非英國殖民地Rhodesia的「獨立宣言」(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UDI)相同,為了避免混淆,所以很快的更名為「愛爾蘭蒸餾者有限公司」(Irish Distillers Ltd., IDL)。
老Midleton酒廠
雖說合併,這間公司在成立的前兩年並未推舉出經營者,直到1968年才打破慣例由非家族成員的專業經理人Kevin McCourt接掌。McCourt的思考方向確實不一樣,他根據早年「都柏林威士忌蒸餾者公司」(DWD)的失敗經驗,認為如果IDL既然合併,就不應該任由原始三間公司在三地繼續營運,而必須完全更新,因此努力說服董事會關閉各自擁有的酒廠而另建新廠。這個近似豪賭的策略終獲通過,不過由於都柏林腹地不足,所以選擇在Cork公司Midleton酒廠旁設立新的酒廠。整個興建計畫共計花費9百萬英鎊,在1975年的某個星期五,Old Midleton終於告別了早已成歷史的十九世紀,隔週的星期一早上New Midleton正式開張,迎接新二十世紀的到來。
老Midleton酒廠成立於1825,就在1823年「貨物稅法」(Excise Act)公告實施後不久,到了1830年已成長為年產量40萬加侖、雇用200名員工的大酒廠。Barnard於1886年造訪,便目睹了廠內絡繹不絕的載運穀物、糟粕的馬車、農夫,以及鄰近鐵路、水運便利的交通。當時酒廠使用3座壺式蒸餾器,包括1座容量高達31,618 加侖(約143,700公升)、至今為止仍是最大的酒汁蒸餾器-這座蒸餾器目前仍放置於酒廠前供人參觀,以及2座容量較小,但10,000加侖(約45,000公升)也同樣驚人的烈酒蒸餾器,另外還有1座絕大部分愛爾蘭酒廠都不齒使用的科菲蒸餾器。由於設備尺寸超乎想像,年產量約100萬加侖,可與都柏林的Jameson酒廠相互抗衡。老Midleton酒廠停止營運後,1992年重新開張為旅客中心,或稱之為「尊美醇體驗中心」(Jameson Experience)。
位在愛爾蘭Cork鎮上之「尊美醇體驗中心」(Jameson Experience),前方即為全世界至今最巨大的壺式蒸餾器
至於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自從Old Comber酒廠於1950年代關爐熄火後,就僅存相隔8英哩、同屬於「大通行」(Great Universal Stores, GUS)的Coleraine和Bushmills苦苦支撐,其中Bushmills負責生產麥芽威士忌,而在1954年便裝置了連續式蒸餾器製作穀物威士忌的Coleraine負責裝瓶。到了1964年,GUS將股權賣給了擁有5,000家酒吧的Charrington聯合啤酒公司,但對威士忌的生產銷售助益不大,1970年代初開始尋求買家。由於Bushmills是IDL之外唯一殘存的酒廠,卻又基於歷史因素,堅決不賣給位在愛爾蘭共和國的IDL,因此給予了加拿大酒商「施格蘭」(Seagram)可乘之機。
老Bushmills酒廠
施格蘭於美國禁酒令期間藉販賣私酒而壯大,早就覬覦愛爾蘭威士忌,但當時IDL的規模雖無法和這些國際大酒商相較,也希望能藉大酒商之力打入國際市場,卻又很有骨氣的不輕易放棄自身權益。由於當時國際上一片併購風潮,IDL對於能否堅持抵擋一波波的收購談判殊無把握,因此很聰明的和施格蘭交易,以讓出一部份股權為籌碼,要求施格蘭併購Bushmills之後,再轉給IDL。果然,施格蘭先在1972年買進了Bushmills,4年後和IDL交換其15%的股權,對IDL來說,不僅一統愛爾蘭威士忌江湖,又藉助施格蘭之力,打開了國際市場,一舉兩得,成為交易案中最大的贏家。
所以到了1976年,全愛爾蘭就只剩下IDL一家威士忌公司,旗下也僅有Midleton、Bushmills和Coleraine三座實質運作的酒廠。2年後,Coleraine關門大吉,所有的穀物威士忌都由Midleton生產,與十九世紀末的黃金年代比較,28間酒廠中僅Bushmills存活下來,產製的重要威士忌品牌包括「尊美醇」(Jameson)、「愛爾蘭之最」(Tullamore Dew,目前隸屬於格蘭父子公司)、「優力」(Powers)、「紅馥」(Redbreast)、Green Spot、Yellow Spot等共計15種,另外還包括少量伏特加、琴酒、蘭姆酒等等。至於年產量從約1,200萬箱減少到40~50萬箱,其中50%銷售於國內,而國際市場佔有率僅有少得可憐的約1%,由於缺乏資金,根本無法與當時如日中天的DCL相互抗衡。
不過我們不要忘了,1970年代前後兩次石油危機,加上威士忌的形象在英、美兩國大幅滑落,成為老頭子喝的酒類,遠遠不如伏特加等白色烈酒和有益健康的葡萄酒,到了1980年代,威士忌產業無法抵擋的衰落,成為長達10年以上的一波大蕭條。大公司減產的減產、關的關、合併的合併,施格蘭當然也不例外,眼見愛爾蘭的投資不如預期,便開始尋覓接手對象。擁有「愛爾蘭之霧」(Irish Mist)的軟性飲料公司C&C (Cantrell & Cochrane) 集團以及擁有「貝禮詩奶酒」(Bailey's Irish Cream)的Gilbey's公司(為「大都會」Grand Metropolitan的子公司,1997年與健力士公司合併成立帝亞吉歐公司),於1988年共同組成GC&C,以每股3.15英鎊的價格意圖吃下IDL而後分割,Gilbey's目標為Jameson,而C&C分到Bushmills、Tullamore Dew和Powers。IDL的董事會不願被分割,且認為GC&C低估了IDL的價值,雙方在都柏林大吵並互相指責,C&C宣稱幸好「貝禮詩」不是IDL創造的品牌,否則根本沒人聽過!
新Midleton酒廠
同一個時間,IDL藉由美國行銷愛爾蘭威士忌的「野火雞」公司的介紹,與法國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公司暗中接觸,不過一開始保樂力加只想取得部份股權,但飛到都柏林進行商談後,IDL提議全部賣出。此時GC&C因違反歐洲商務條款而分家,大都會公司以Gilbey's為名提出4英鎊/股的最後出價,保樂力加得知後,立即提高到4.5英鎊/股而敲槌成交。這場血腥的商業競爭引發媒體和法庭大戰,不過愛爾蘭工業及商業部最終拍板,大都會公司必須將手中所有持股賣給保樂力加並辭去董事資格,一夕之間,愛爾蘭威士忌產業幾乎完全由法國佬掌控。
幾乎,但並非全部,因為就在1989年,慘澹沉寂超過百年的愛爾蘭威士忌終於露出一絲復甦的曙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