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519期.jpg

酒友們不妨回想看看曾參加過的品酒會,主講人或有鉅細靡遺的講解酒廠製程,或開誠佈公的公開酒廠、酒款秘辛,又有以解構酒款或分析風味為主,或是舌燦蓮花運用各式媒體、道具帶領參加者神遊產地,當然還有如上一期的吉姆用滿腔熱情喚起參加人的共鳴。在如此眾多的主講風格中,理查派特森(Richard Paterson)堪稱獨樹一格,他時而莊重、時而詼諧,除了一般常見的知識傳遞,哄堂的大笑聲通常是品酒會的正字標記。最叫參加者難忘的是,他總會在台上做出丟冰塊、撒威士忌的種種逗趣表演,管他手中的酒有多麼的珍貴,照常毫不吝惜的撒向地板甚或撒向聽眾,當然眾粉絲們毫不以為忤,只是為那滴滴珍貴的威士忌感到惋惜。如此生動活潑的講演,正如他於某次訪談時所透露,目的便是讓參加者不會以為品酒會只是靜態而沉悶的聞香、品飲,而是在略為誇張的動感演出中,帶回對於酒款的深刻記憶。

由於理查派特森的風格如此鮮明獨特,或有人以為他只憑藉一招半式闖江湖,那麼未免太小看這位大師,也未免太輕忽調和工藝了。在威士忌酒界,理查被暱稱為「神之鼻」(The Nose),據稱他珍貴的鼻子曾在倫敦Lloyd's保險公司投保一百五十萬英鎊的保險,不管傳說來源及正確與否,依舊可見他的感官是如何敏銳,又是如何讓他在五十載歲月中,創造出一款款叫人驚呼的酒款。不過這一切,得回溯到1950年代,當時他的父親於格拉斯哥擁有一間威士忌公司,帶著八歲稚齡的他和孿生哥哥進入酒窖,第一次讓他舉起酒杯聞嗅金黃色的液體。「這是什麼鬼東西啊~」每一次品酒會他都會講述這段讓他終身難忘的一幕,因為接下來父親就敲了一記他的後腦勺,要他認真去搜尋杯中風味,並用簡單的形容詞去描述這風味,澀或是甜?重還是輕?甜如巧克力棒還是桃子、葡萄?從此啟蒙了他的感官之旅,也打開了他的威士忌歲月。

理查於父親的安排下,十七歲時進入一家小型酒公司擔任生產助理,學習威士忌的生產、調和及裝瓶技術,四年後進入創立於十九世紀末的懷特瑪凱公司,歷經五年的訓練,年方二十六便成為首席調酒師,可說是少年得志,也是台灣業界稱他為「天才調酒師」的原因。我不清楚理查是否為蘇格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調酒師,但對調和工藝卻滿懷敬意,因為我曾於2008年底造訪山崎蒸餾所,參觀了當時首席調酒師輿水精一先生的工作室,震撼的發現桌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樣品,而調酒師必須每天為上百款陳年中的威士忌作風味分析與記錄,又因為酒款數量龐大,絕不可能啜飲每一個樣品,所倚仗者,便是靈敏的嗅覺與強大的記憶。由此可見同儕後來將The Nose的暱稱封與理查,對他的技藝充滿多少崇敬。

理查在懷特瑪凱公司的悠長歲月中,秉持其天賦所創作的酒款不知凡幾,電影《金牌特務》中「一滴都不能浪費!」的大摩六十二年或許最廣為人知,不過最叫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英國探險家薛克頓爵士在1907年的傳奇遠征,三箱冰封在南極的威士忌居然在2010年被發現二箱,其中三瓶被運至理查的調酒室,他率領團隊解構了百年前的酒款,隔年重新打造出「薛克頓復刻版」,充滿壯志未酬的悠遠情懷。此外,以六種不同橡木桶勾兌而成的「大摩亞歷山大三世」、雪茄饕客瘋狂追逐的「大摩雪茄麥芽威士忌」、三次換桶熟陳的「大摩二十五年」,以及剛剛推出以五種紅酒桶熟成的「大摩第五元素」,完全展現了理查精湛的調和技藝,唯有嫻熟每一種橡木桶的熟陳風格,才能游刃有餘的玩搭各種橡木桶於股掌之間。無怪乎理查三次獲得「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競賽」之最佳調和威士忌、連續兩年被業界推舉為年度最佳調酒師,並在2013年獲得「世界威士忌競賽」所頒發之終身成就獎。

今年恰是理查入行滿五十周年,年近七十的他依舊巡迴世界各地不歇,持續創造讓世人驚豔的嶄新酒款,更在台上妙趣橫生的引領威士忌的愛好者跨入他的調和領域。若將各門各派的威士忌大師視作武林高手,以年輕銳氣出道,磨萃五十載仍不減玩心的理查絕對是我心目中的老頑童,因為他能讓參加品酒會的酒友在哄堂大笑中,依舊領略其精妙的調製工藝。所以,祝福他,願他繼續帶著我們永不停歇的玩下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