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必要4-2.jpg

先說個契子,我於2016年寫下的「再談大麥—從Tusail品酒會談起」文章末尾(或參見《威士忌學》p.131),比爾博士神祕預告即將推出酵母菌的實驗性裝瓶,但不是Glenmorangie!果然快人快語的話不能講滿,人生中充滿變數,何況是微小的菌(一笑)。

再談大麥-Tusail品酒會.jpg

酒廠的產製流程中,發酵是最花時間的一項,為了能快速並有效率的進行發酵,所有的蒸餾廠都希望使用的酵母盡可能的純淨而不摻雜菌,也因此罕有蒸餾廠自行培養酵母,絕大多數都是由專業酵母廠購買商業酵母。這些酵母廠擁有多種酵母菌株,每一種菌株都保持在無污染的狀態以維持活性和繁殖能力,並依據客戶需求調配菌株,因此所謂的商業酵母並非單一菌株,而是數種酵母菌的組合。

蘇格蘭最早的威士忌酵母菌株在1870年代於Keith被分離出來,1920年代中期DCL公司製作出DCL S.C.以及DCL L-3等菌株,不過在二次大戰前絕大多數的酒廠都使用自家酵母。直到1952年DCL的M-strain出現後,蒸餾廠紛紛改用商業酵母或啤酒酵母,而啤酒酵母的酒精產量又低於商業酵母而逐漸式微,以致M-strain橫掃蘇格蘭威士忌產業一直到1980年代。1990年代由Kerry Group公司所發展的MX-strain,發酵速率略比先前的M-strain快一些,風味則類似,尤其是針對比重越來越高的麥汁,無論速率或效率都更好。另外Mauri Group公司所發展的Pinnacle,原先是具有高酒精耐受度的烘焙酵母,使用在蒸餾業又比MX-strain快約1個小時到達發酵的最高峰。統計從二十世紀末以降,最常被使用的商業酵母包括DCL M、M-strain、Quest M、Rasse M、M-1、D1或WH301,都是過去由DCL酵母有限公司(DCL Yeast Ltd.)所生產,現在則是產自Kerry Biosciences公司。

比爾博士於1983~1986年博班的研究領域便是酵母,但是當他從1986年9月開始進入Diageo工作時,酒廠已經不再使用自己的酵母,主要是粉末狀的M-strain或MX-strain,溶於水之後再投入發酵槽。1990年他在Linkwood和Glen Elgin擔任見習酒廠經理,其中Glen Elgin是將一整個星期的酵母使用量在不鏽鋼桶內調配好,所以使用到週末時,酵母的活性已經降低到50%,但當時產業正從谷底翻身,沒有人關心「產率」這件事。比爾博士講了一個似真似假的趣事,Glen Elgin廠內有隻寵物貓,某天不見蹤影,以為不知野到哪裡去,等到酵母液槽的液面下降後,慢慢露出四隻腳…….各位,1990年的Glen Elgin得好好注意其特殊風味了。

大師之必要4-5.jpg

記得比爾博士於2016年10月來台時(請參考「大師之必要-之二」),提到他和Michael Jackson針對大麥、酵母菌品種的對話,但真正促使他認真研究酵母使用的契機,是1997年注意到Michael Jackson所著的The World Guide to Whisky (1987)書中,提到Glenmorangie's unique yeast。身為格蘭傑廠長的他,將整個廠翻過一遍,找不到任何酒廠酵母的資料,所以乾脆在12年前(2002)首次在Ardbeg酒廠進行試驗,以開放式發酵槽的自然落菌方式來取得存在於酒廠的酵母菌,其結果,仍丟在倉庫角落而不願多講,只提示風味可比Lambic啤酒(沒錯,乳酸菌大量繁殖的後果)。

大師之必要4-Cadboll-Barley-concerto.jpg

因此接下來在格蘭傑酒廠的試驗就得小心翼翼了。比爾博士從位在酒廠南方的自有Cadboll莊園所種植的大麥上,採集了麥穗並送到Lallemand Biofuels & Distilled Spirits-格蘭傑的酵母供應廠-進行解析,分別在12個培養皿分離出20種不同的酵母菌株,篩選出其中3種之後,再以實際有效的發酵成果選出1種,命名為Saccharomyces diaemath,簡稱為S. diaemath,其中Saccharomyces是酵母屬名,由代表糖的Saccharo與代表真菌myces結合而成,而diaemath是蓋爾語,意思是God is good,據說希臘或埃及人喝了發酵水果後,醉醺醺的稱許這種將水果轉化為酒精的物質是神賜的恩物。Lallemand將S. diaemath培養一個星期的用量之後,比爾博士按照格蘭傑的標準製程來做酒,再將新酒放在15%的2nd-fill、85%的3rd-fill橡木桶內熟陳,經過8年半~9年,哇啦~私藏系列第十版Allta《野生》上市!

大師之必要4-3.jpg

由於在品酒會前,已經藉著觀看K大參加倫敦上市活動時的直播,以及他在FB上發表的文章和私下討論,大致了解Allta的種種,所以寫下幾個問題先交予比爾博士。他在講解時雖然沒有針對問題一一作答,但我根據他的說明,以Q&A的方式整理如下:

1. 為什麼是Cadboll大麥?還有使用其他大麥嗎?
純粹是湊巧,製作時剛好發麥廠送來Cadboll麥芽。不過以大麥品種而言,Cadboll莊園種植的大麥並不特殊,目前是主流大麥Concerto。

2. 如何決定某一酵母菌株適合使用?
簡單說,仍以發酵效率(或出酒率)為評斷標準,使用S. diaemath的出酒率比商業酵母低了15~20% (約350 LPA/噸),以商業標準而言,確實非常低。附帶一提,Tusail使用的冬季大麥Maris  Otter,其出酒率也比春麥低了約15%。

3. 中式白酒或葡萄酒常用的廠內自然落菌,威士忌是否可用?
比爾博士最早在Ardbeg酒廠所做的實驗已經證明,自然落菌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發展出適合酒廠使用的主流酵母,在這之前,因不敵如乳酸菌等雜菌的繁殖能力,產製的酒是無法入口的。

4. 和一般商業酵母比較,S. diaemath的投入量、發酵時間有何差異?
因為使用的是溶液狀酵母,所以無法確定投入的酵母菌數。至於發酵時間,也按照標準方式發酵72小時。

5. S. diaemath能不能吃二糖、三糖或甚至四糖?
對於這個問題,比爾博士露出懊惱表情,因為他並沒有想到去做,但只需要測定發酵後的殘糖成份可以輕易完成,他保證下一次一定會記得做。不過他猜測,大S. diaemath概只能消化單糖和二糖。

6. 野生酵母在wash以及new spirit的影響有多大?包括wash的酒精度和spirit yield,蒸餾後,來自野生酵母的特質可以保留多少?
酒汁的酒精度約7.8%,比正常情形的8%略低一些。至於新酒風味,與正常格蘭傑的果香系不同,而是帶有更多的土地(earthy)氣息,也更為生猛強勁,這些差異當然便是來自於酵母。

7. 應該也使用1st-fill波本桶來熟成,但為什麼只選擇2nd-fill和re-fill桶?也使用其他的橡木桶如雪莉桶、葡萄酒桶嗎?
雖然Allta只選擇2nd-fill和re-fill的波本桶,但確實也實驗性的放入1st-fill桶,不過橡木桶的風格太過強烈,掩蓋了酵母菌特色,同理,雪莉桶、葡萄酒桶等也都不適合。

8. 裝瓶(熟成)時間如何決定?
兩個要素:
(1) 酵母菌的特色隨陳年時間緩慢遞減,木桶風格快速上升,在還不致掩埋酵母特性時,推出裝瓶正是時候。
(2) 許多新興酒廠都在做各種創新,比爾博士曾看過某一間酒廠的實驗項目列表,都是他早已經進行的(他做出空中打勾動作,口中念著boring, have done),不過其中也包括酵母實驗,依時間估算可能的裝瓶時間,趕在之前推出Allta搶第一,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江湖險惡啊~

9. 在過去的私藏系列,你已經裝過大麥和酵母,有沒有水的試驗?你認為水的影響有多大? 
這一點比爾博士沒做說明,我也忘記問,不過Murphy提到水的變數大概佔了5%,只是我很好奇,格蘭傑使用的是硬水,如果改用軟水呢?比爾博士沒想過嗎?

於我關之,除了2015年的私藏系列第六版Tusail之外,Allta是比爾博士最具實驗精神的一款酒,展現的是全尺寸的控制變因實驗,因為除了酵母和橡木桶以外,其他製作條件完全相同,讓酵母菌主導風味特色。不過,正如同比爾博士所言,LVMH給他的任務並不是埋首做實驗,而是製酒,所以不可能以實驗室的精確規格去要求產品,也就是說,不可能拿格蘭傑Original當作對照組,要求Allta除了酵母菌之外的每一個製程都完全相同。但另一方面,LVMH確實很支持比爾博士,所以在酒廠旁興建一對一模一樣的全尺寸蒸餾器,今年10月即可啟用,因為與產能脫勾,比爾博士可進行各種天馬行空的實驗了,好希望有機會能造訪參觀啊!

此外,目前酒廠每年仍使用S. diaemath一星期,但「私藏系列」僅此一版,所以這些酒怎麼辦呢?比爾博士露出微笑,說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許幾年後再看行銷部門有什麼好點子吧。

大師之必要4-4.jpg

Glenmorangie "Private Edition 10 - Allta" (51.2%, OB, 2019)
時間:3/20/2019
總分:88
Nose:一開始偏向深沉的果甜,烤麵包、烤餅乾,一些辛香調和蜜蠟,轉換為紫羅蘭的花香以及濃縮的香草甜,很是豐滿優柔
Palate:一入口便是濃稠的白巧克力和奶油,許多的蜜蠟或蠟質感,柑橘皮、肉桂、胡椒等辛香,以及大量的蜂蜜、果醬和香草甜,一些烤麵包、烤麥芽餅乾,並透出一絲玫瑰花暗示
Finish:中~長,蠟質感延續,烤麵包、麥芽餅乾,果醬、香草甜以及白巧克力
Comment:除了香草、蜂蜜、柑橘、奶油等格蘭傑經典風味之外,還帶著烤麵包、麥芽餅乾、蜜蠟種種沉凝濃縮的滋味,十分圓潤飽滿,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款私藏。

大師之必要4-1.jpg

附記:
第一版2010年:Sonnalta,10年波本桶以及2年的PX雪莉桶過桶
第二版2011年:Finealta,勾兌了美國白橡木和西班牙Oloroso雪莉桶並微帶泥煤
第三版2012年:Artein,義大利'Super Tuscan'葡萄酒桶過桶熟成
第四版2013年:Ealanta,19年全新美國白橡木桶熟成
第五版2014年:Companta:勾兌了兩款過桶,包括布根地特級園Clos de Tart紅葡萄酒桶、隆河加烈甜葡萄酒桶
第六版2015年:Tusail,使用Maris Otter冬季大麥為原料,1st-fill及2nd-fill的波本桶各半
第七版2016年:Milsean,於波本桶中陳年10年後,換桶到先經過長時低溫烘烤的葡萄牙斗羅河紅酒的法國橡木桶2年
第八版2017年:Bacalta,10年波本桶以及2年的馬德拉桶過桶,馬德拉桶是利用Malmsey Madeira 做2年的潤桶製成
第九版2018年:Spios,全程使用美國裸麥威士忌桶熟陳
第十版2019年:Allta,採用分離自自家Cadboll大麥的S. diaemath酵母菌來進行發酵

arrow
arrow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