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博士.jpg

Dr. Bill Lumsden (以下概稱比爾博士)一直是我超喜愛的大師,這次為發表格蘭傑Pride 1974以及Grand Vintage Malt 1990來台,其中Pride 1974全球503瓶而台灣僅分配到21瓶,所以當然喝不到,不過能喝到1990余願足矣。

比爾博士一如往昔的透露許多內幕,譬如他提到帝亞吉歐擁有的29間酒廠中,他特別喜愛Clynelish、Mortlach、Glen Elgin這3間,Talisker也不錯(沒有「但是」),這點倒是可以想像,因為在他進入格蘭傑之前,最後一個工作便是Talisker的酒廠經理。另外,當討論起帝亞吉歐那間神祕的實驗性小酒廠Leven時,他也提到曾百般請託仍不得其門而入,所以一氣之下,乾脆自己也搞一間!比爾博士臉部表情一貫生動活潑,說到這裡他雙手摀嘴,表示說溜了嘴而必須噤口,我們大笑,而我確信以比爾博士瘋狂科學家的性格,此事應該秘密進行了一段時間,也應該很快的傳出來,到時候,如果我想參訪的話,是不是也會被拒於門外?

格蘭傑1990品酒會.jpg

為了行文方便,我依據品飲順序來討論幾個技術問題,首先是Lasanta 12yo。這支酒大家都熟悉,有關使用後雪莉桶的去向我也曾說明在《大師之必要(二)》一文,不必贅述。倒是比爾博士加了點水在杯裡並描寫風味歸屬時,我開始有些坐立難安,待比爾博士結束這一段,等不到人發問乾脆點名我的時候,我提到那篇剛由瑞典的 Karlsson & Friedman發表於Scienfic Report的"Dilution of whisky – the molecular perspective",問問比爾博士的看法。

先大致說明一下這篇論文的重點,在過去,許多學者曾針對水/酒精混合物的物化特性做過研究,結果顯示水與短鍊酒精(如乙醇)並不會均勻混合,而是形成分佈不均的團簇,至於存在其他化合物(如芳香分子)的情況,則因為過於複雜而無人研究。作者使用「分子動力學」(Molecular dynamics, MD)的模式來進行模擬,研究對象為「癒創木酚」(guaiacol)。「癒創木」其實是自然界最硬、比重最大的木頭,而癒創木酚則存在於芯木中,為什麼作者會選擇癒創木酚來研究?因為這種酚類同樣存在於泥煤,帶有類似烘焙咖啡的香氣,也是木頭燃燒後煙燻香氣的來源,屬於同時具有親水性及親脂性的兩親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s),且優先與酒精聚合,在59%以上的酒精度,將被酒精分子包裹形成一體而難以感受。模擬結果顯示,隨著酒精度從59%下降到45%時,癒創木酚分子將逐步增加,也就是說,將提高香氣或口感所能感受的程度。當酒精度從45%繼續降低到27%時,一半以上(53%)的癒創木酚分子將脫離酒精的擁抱,更容易揮發形成香氣,卻因為稀釋過多而較難被味蕾感受,因此到底該稀釋到哪種程度存在一最佳化的平衡點。

這篇論文經媒體批露,即使下了引人注意的標題(Chemists say you should add a little water to your whiskey),但過於專業,掀起的漣漪應該不大。身為科學家的比爾博士當然關注到這篇論文,但對於為什麼只針對癒創木酚做研究與我同樣感到奇怪,是不是其他芳香物質同樣具有相同特性也無法作答。不過論文最後提到,其他具有兩親性的化合物,如香草醛、乙酸乙酯或檸檬烯,可以得到相同結論,但水溶性的物質如茴香腦(八角)則反應相反。是焉?非焉?由於我們一天到晚玩電腦模擬,黑箱裡太多不可與外人道的祕密,所以暫且闕疑。

接下來的酒款也是大家熟悉的18年。比爾博士於此再次說明他對雪莉桶以及酒齡的獨特見解。簡言之,雪莉桶的強烈木桶風味時常破壞酒的本質,而高酒齡通常只剩下木桶味,所以當他在1995年接手勾兌格蘭傑18年時,便執意降低雪莉桶的比例,更希望這款酒的表現不像標示的數字那般高。對於同樣對雪莉桶具有個人偏見的我來說,這番話聽來頻頻點頭,但最後有關酒齡的說法簡直語驚四座,不僅絕對不容於行銷團隊(想想看,哪個行銷不想將18年酒形容成30年而售得高價?),更顛覆我們所有的成見,因此我特別詢問這段話的涵意。他補充解釋,這是針對格蘭傑而言,因為他心目中的格蘭傑應該是保有花果香輕盈活潑的風格,但是當酒液在木桶熟陳時,酒廠的風格將逐漸降低,而木桶的影響則逐年提升,兩條曲線交叉的那一點,就是最適宜裝瓶的時候。不過由於不同的酒廠要求的風格不一,譬如麥卡倫,他舉例,便該是重質量的酒體。至於假若由他來盲飲18年,他回覆我的提問,會認為這是一款約15年的酒。話說格蘭傑18年優雅清新、不可方物,我無法原諒自己為什麼以前忽略了這款酒,還是前後批次差異?會後忙不迭的推舉她為我日後house malt之一,屬於居家旅遊必備良酒(笑)。

格蘭傑1990-2.jpg

最後一支是用以取代核心25年的第一款年份酒Grand Vintage Malt 1990,比爾博士先提及行銷團隊不願說出的實話,包括格蘭傑25年如何從特殊款轉變為核心款,以及他如何費心去維持25年的調性,並在難以維持之下,乾脆大舉宣揚批次的變異,也就是未來將持續推出的年份款。品飲的同時,比爾博士談到一件發生在1989年的往事,當時的比爾博士仍在聯合酒業(UD)工作(註:比爾博士大約在1985年進入DCL半工半讀,但DCL隨即被健力士併購,於1987年改名為UD,有關比爾博士的事蹟行誼請參閱《威士忌大師系列(四)-比爾梁思敦》),蘇格蘭出產的大麥突然發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變異,蛋白質含量高而澱粉含量低,導致糖化時產生黏度較高的麥汁而難以過濾,更糟的是蒸餾時黏度同樣較高的酒汁附著在蒸餾器內壁,必須花極大的工夫和時間來清洗,但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大麥製作出來的新酒美妙不可思議。我舉手發問,蛋白質含量高的大麥目前仍多所使用,譬如啤酒產業習用的冬季大麥品種,或是在Tulsail中使用的Maris Otter,所以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比爾博士回答,當年主要的大麥品種包括Camargue、Prisma和Triumph,他也曾請農場再度種植Prisma,即使蛋白質含量高,但仍無法複製這種變異,或許是因為當年(應該是1988年種植的春季大麥)缺乏蛋白質分解酶所致,而且就只發生在那一年。

我的1990年份款品飲紀錄如下:

格蘭傑1990-1.jpg

Glenmorangie Grand Vintage Malt 1990/2016 (43%, OB)
時間:9/4/2017
總分:90
Nose:蜂蜜、柑橘、柳橙、太妃糖、蜂蠟,許多的果甜與淡淡的奶油油脂,少許肉桂辛香,少量清爽的薄荷,恬靜、溫醇,放久一些浮出櫻桃與蘋果酸 23
Palate:入口滿滿是柑橘的甜酸滋味,隨後釋出些雪莉甜,些許肉桂、荳蔻的辛香和柑橘、檸檬皮,蜂蜜、太妃糖與焦糖甜,少量奶油油脂,年輕的木質和一些堅果 22
Finish:長,檸檬皮與木質仍存在,柑橘與輕蜂蜜甜長長延續,相當舒服 22
Comment:這支酒以波本桶及refill波本桶為主,調入5%的雪莉桶,展現優雅的老酒風華卻不致沉鬱,十分迷人。
 

arrow
arrow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