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511期.jpg

《四海兄弟》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黑幫電影,以一個黑道幫派的興起與頹杞,述說朋友的情義與背叛,潮來潮往、物是人非,荏苒三十年的無情與悔恨,只剩難以散盡的惆悵。

不過,我不談論電影,而是影片中黑幫的興起源自於禁酒令時代的私釀,當利益衝突,電影中機槍橫掃、血染街頭的情景或許實際存在。只是當年並不瞭解禁酒令對美國威士忌的影響,此刻寫起歷史,不禁憶起電影中種種讓我鬱結至今的舊日情懷。

波本威士忌在美國南北戰爭後大為流行,但戰爭種下的心結短時間內難以消弭,尤其是戰爭初期原本保持中立,但隨著風向轉而支持北方的肯塔基州,讓緊鄰的南方州田納西憤恨難消。肯塔基州的蒸餾產業於戰後快速復甦,田納西的蒸餾業者則對「波本」-象徵法國皇室-持鄙夷態度,並堅持以傳統製程來製酒,其中又以傑克丹尼爾為代表,他的夢想便是建立比波本擁有更高名聲的田納西威士忌。今日我們喝到的田納西與波本威士忌的唯一差別,便是多了一道以楓木炭過濾的工序,稱之為「林肯郡製程」,但法規上仍屬於波本。不過便因為歷史因緣,田納西與波本威士忌至今仍渭涇分明、互不承認。

「鍍金年代」一詞出自馬克吐溫的小說,泛指南北戰後到二十世紀的時期,社會亂象被繁華表象所遮掩,猶如鍍了一層黃金般的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威士忌產業也相同,難以遏止許多「精餾者」的摻假作法。由於波本威士忌是以橡木桶陳年著稱,為了模仿酒色和木桶風味,不肖商人在無色無味的中性酒精中添加各種物質,讓新酒一夕之間搖身變作陳年波本。這些欺騙行為,加上政商勾結爆發的醜聞,終於在1909年通過聯邦法規,規範了波本、玉米、麥芽、裸麥、小麥威士忌的定義以及生產方式。有趣的是,大西洋彼岸的英國在相同的年代也發生調和亂象,同樣促使皇家委員會在相同的1909年對威士忌做出定義,並一直沿用至今。

更有趣的是,就是因為十九世紀末威士忌的興盛,大西洋兩岸分別出現禁酒浪潮。英國較為溫和,只限制酒館營業時間,但美國保守極端,在幾個主要禁酒團體,包括「反沙龍聯盟」、「婦女基督節制聯盟」的奔走倡議下,自二十世紀初開始,一個郡一個郡、一個州一個州的立法禁酒,慢慢的席捲全美,最終通過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於1920年起禁止任何酒類的生產、販售或運送,包括進口或外銷,僅有六間蒸餾廠允許生產醫療用酒精,也僅有醫師、牙醫及糕餅業者可以購買限量酒精。禁令一出,全美四十六個州簽屬響應,唯二拒絕實施的州只剩下康乃狄克與羅德島。

美國禁酒令的影響不是只有美國,還擴及加拿大以及蘇格蘭。但就是因為違反人性,導致走私大行其道,無論是透過美加邊境由美國走私黑幫接應,或船運至墨西哥灣、西印度群島等境外海域,再利用舢舨、小艇摸黑搶灘偷渡,一直是好萊塢樂此不疲的電影題材。加拿大威士忌產業趁此崛起,並逐步發展成為跨國大企業,而一次大戰後民生凋敝的蘇格蘭威士忌業者,也藉此獲得些許舒緩。等到禁酒令在1933年廢止,重新訂定酒類規範時,木材與製桶業者遊說國會通過新法案,使用全新燒烤的橡木桶來熟成新酒,現行美國威士忌的規範於焉大致完備。

接下來的二次大戰對全球威士忌產業都造成影響,但戰後產業大爆發所造成的庫存壓力,讓大酒商思考關稅保護問題,並加強遊說國會,排除其他國家生產並銷入美國的可能,而最終,便是在1964年所通過的「美國獨特產物案」,讓波本威士忌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香檳、干邑等並列,在國際上擁有相同的地位。決議案通過後,隨著冷戰時期美軍大兵的全球進駐,波本威士忌也跟著滲入世界各地的酒吧。波本威士忌第一大廠金賓便搭著軍隊移防的順風車而暢銷海外,美國威士忌第一大廠傑克丹尼爾則靠著一票好萊塢「鼠黨」的勞軍來進行宣揚,美軍成為免費推銷員。

半個世紀後,波本威士忌風起雲湧,產業飛黃騰達,「美國獨特產物」決議案成為舉足輕重的歷史文獻。在恰滿五十週年時,「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將決議文件借給「肯塔基蒸餾者協會」展覽,協會理事長致詞時激昂的告訴大眾:「(這文件)是波本威士忌的獨立宣言……是我們歷史上最珍貴的文件之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威士忌 美國威士忌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