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80101_115013.jpg



這幾日到日本去,記錄暫停,所以將這完整版的長篇舊作轉貼於此,或許有人看過。
說長篇確實很長,是我除了專業論文之外寫過最長的一篇文章,卻也寫得最為用力。羅伯.派克在葡萄酒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影響之深可能需要數十年來消化擺脫,這本書給我啟示頗多,雖然翻譯得實在不好。

二十多年前初讀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目眩神移在作者仿吉朋的「羅馬帝國興亡史」,讓瀕臨頹屺的銀河帝國再度於邊疆地帶從無到有的重生。故事裡的先知Hari Seldon所憑藉的,不過就是在幽微混沌的時代,將遠自銀河中心攜來的各類科技產品,包裝成神話、宗教明燈,誘導邊陲居民因利成便的使用,而後逐步建立龐大的經濟實力,在關鍵時刻便能發揮扭轉乾坤的效果。很奇妙的,我在閱讀這本個人傳記中,從Robert Parker憑藉個人喜好與獨特的品味能力,構築成沛然莫之能禦的葡萄酒霸權中,也隱隱嗅出了一股暗藏的腐蝕力量。這種力量,推轉著盛極而衰的歷史鐵律巨輪向前滾動,在源長的人類文明進化史中可說屢見不鮮。

從20世紀80年代到現在,不論贊同與否,全球喝葡萄酒的人士大概沒有誰不識Robert Parker的大名,我當然也不例外。踏入品酒的世界其實晚,約莫在千禧年前後,一開始,有點好笑的,純粹為了「每日飲葡萄酒有益健康」的理由。只是在浩瀚如天際星辰般的酒莊、詰屈聱牙念不出的酒標中,如何去找到一瓶物超所值的酒,對我這般初學者簡直難如上青天。酒商的推薦不免摻入商業行銷行為,網路風起雲湧的部落格那時並不盛行,唯一能憑藉的,當然只有大師級人物的指迷津點。21世紀初的Parker早已名揚天下,各種酒類刊物、資訊、酒款目錄,只要查得到RP評分,只要分數不致太差,一定會在酒款後方附上,同時期另外還有Wine Spectator(WS)的評分。參考這些分數,找酒變得輕鬆寫意,不需強記太多產區酒莊名稱,只需簡單的將評分除以價格,自然得到自己心目中的C/P值,至於數值背後產區酒莊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或製酒人的家世背景,完全無須費心去考究。

我的故事如此,新興市場中絕大部分的喝酒人士也是如此。回頭看60、70年代的美國,經濟自戰後起飛,富而好禮的轉向精緻文化的追求,除了牛排漢堡與可樂,不免對歐陸的飲食品味產生極大的興趣。只是對一般大眾來說,因為缺乏長年累積的文化薰陶,所以對葡萄酒所知甚少,市場更是渾沌不明,買家與賣家的資訊無法對等,價錢與價值之間存在落差。至於身負解說任務的歐陸酒評家,由於承襲百多年來的品味傳統,挾文化、歷史自重下,習以抽象的譬喻來描述、甚至詠歎酒的諸多風味,頂多以「星級」方式給予評等,少見數字。對一般想跨入酒領域的人而言,香氣口感本屬個人,類似充滿隱喻或文學內涵的文字,虛無縹緲得難以掌握,更甚者,酒評撰述人與酒莊、酒商之間關係常相互牽扯不清,讓人不免心中懷疑。Parker恰在這關鍵時候適時切入,一開始完全憑著個人的熱情和獨到的品味能力,以獨行俠姿勢硬闖葡萄酒界,獨力撰寫並發行「葡萄酒代言人Wine Advocate」,1977年的第一期甚至是手寫印刷。除了完全與酒商劃清界限,以及只相信杯中酒的信仰與堅持之外,Parker最重要的影響在於,他根據美國UC Davis大學的20分系統,自創了100分評分系統,讓訂閱者一目了然。這項創新雖然到現在一直都仍被批評,卻也獲得讀者的共鳴,不過讓小本經營的雜誌真正揚名立萬的是1982年份的波爾多,他在試酒後的的高評價讓信者大撈一筆,從此基石奠定,成就了至今超過25年的霸業!

有關評分的種種,我曾寫過「永遠的虛位以待–漫談評分」,當作是跨入品酒領域的理論基礎。Parker也許只是將分數當作簡略的表達方式,因為他不斷的要求讀者仔細閱讀品飲紀錄,但顯然讀者喜歡分數更勝於內容,只因精確的評分對患有葡萄酒恐懼症的人來說,相當於一種品質保證,符合缺乏耐心、直截了當的消費行為,怪不得Parker的分數被形容為「美國的實用主義戰勝法國的神秘主義」。更重要的是,分數背後代表了龐大商業交易和資金流轉,而以美國強大的經濟購買力為後盾,Parker的評分無人敢小覷 ,即使敢怒,也只能私下抱怨,撕破臉可能得付出酒款滯銷、酒價下挫等極大代價。不過這並不代表Parker從此便呼風喚雨、予取予求,基本上他自律甚嚴,不過也自尊自傲,對於他人的批評一定澄清反駁,不惜代價捍衛自己的評分,身為律師的他,確實為此幾次和酒商或酒莊主人對簿公堂。

從追隨者的角度看,Parker擁有傳統質樸的美國精神,有如聖經故事裡的「大衛與巨人」,無畏的挑戰葡萄酒邪惡舊世界,成為個人英雄主義的典範。但從反對者的角度看,Parker不僅跋扈、自負、主見極深,破壞葡萄酒的文化傳統,且將葡萄酒的珍貴內涵簡單的轉換成數字,導向純粹利潤追逐。但無論正反交攻辯詰,Parker的努力其實有目共睹,想想一年得試上萬支酒,每年必到世界各地酒莊至少一次,而且經二十多年而不懈,這等經營方式的確有其該自傲的地方。但若講到Parker霸權的興起原因,於我的觀點,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也佔了地利人和因素,包括:

1.自掏腰包買酒,自費到酒莊試酒,切斷與酒莊、酒商的關係,完全獨立運作不假他人,符合美國人對American dream、個人主義等的信仰;
2.在絕大部分的酒客、投資人還在暗中摸索時,Parker的「葡萄酒代言人」應時而生,1982年份波爾多的準確命中建立起大眾對他的信心;
3.百分系統恰迎合一般大眾胃口,形成一股神秘主義,讓大眾相信Parker確實具備超人般的品味能力,能分辨得出1/100的差別,也能帶領大家走出品酒迷霧;
4.信仰形成力量,並與美國人的經濟購買實力相互結合,影響、撼動數百年來既有的葡萄酒市場,最後一舉擊潰歐陸的無敵文化艦隊。

這種發展模式,看起來是不是還蠻眼熟的,有如一開始我提到的「基地三部曲」或「羅馬帝國興亡史」的上半場劇情?

百分系統引人討論的原因在於,品酒一向非常主觀,且常受各種因素,譬如品酒的順序、酒杯的樣式、材質、品酒時間的長短等影響,且同一人在不同時間、地點、場合、環境或心情下,都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無論Parker多強調其方法的一致性,包括開瓶、酒量、聞香、入口、吐出、以及餘韻發展等,即使每一步驟給予的時間和節奏都能掌握,卻絕不是機器,無法精確到分毫不差,何況Parker每一支酒只給短短的2、3分鐘,寫下的評分完全根據直覺與第一印象。味覺的偏好也是一大問題,由於主觀,所以每個人自有其喜好,有人喜歡厚實、果香濃郁的酒體,也有人偏愛清淡、優雅與細緻的呈現方式,沒有量尺,也沒有所謂客觀標準,得到的分數也沒辦法告訴人這一瓶酒是否好喝、如何去搭配菜餚。這些批評都非常合理,不過也都能找出辯解方式,因為無論給「星」或20分系統,都難免遭受上述質疑,且「葡萄酒代言人」自始便是以個人名義出版的刊物,讀者應認知所有的品評標準都純屬個人,Parker也一再地提醒讀者多閱讀筆記,而非僅專注於分數,也算善盡諄諄告知的義務。至於以精確的系統獲得的評分,Parker對此倒是十分自負,雖然在刻意安排的情況下,譬如找出些稀奇的酒款,Parker當然也會被考倒,但歷經數十年的品飲經驗,他的感官依舊非常銳利,且記憶力驚人,這種天賦異稟,凡人只能嘆說老天爺賞飯吃!

不過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分數嚴重扭曲了價格結構。對釀酒人來說,扣除掉產銷成本後,如何決定售價一向不容易,而分數的介入則對每個人都形成極大的誘惑:釀酒商利用分數賣給進口商,進口商則藉以說服批發商,批發商再誘導零售商,而後零售商以廣告目錄吸引顧客上門,消費者買下後,則可以在某個晚宴時向賓客炫燿。這種龐大的食物鏈關係成為嶄新的市場操作模式,不僅顛覆了舊市場,且在導入「預購」方式後,除了吸引想炫耀的消費者大肆搶購之外,還包含大量囤積居奇的投資客,當評分一公佈,好分數的酒立即洛陽紙貴且馬上被一掃而空,向隅者只能到拍賣市場去,進一步讓酒價飆高,完全拆解了舊有的銷售原則。Parker對此雖感到憂心,但在斥責釀酒商不要一心想著賣出高價時,並未見反省自己才是幕後推手。另一個大問題是,因為分數結合價格成為市場利器,釀酒人得盡其所能的爭取高分,除不斷寄送樣品、邀請Parker到酒莊試酒、或等而下之的設下利益陷阱外,免不了還得投其所好來釀酒,結果是Parker四處拜訪酒莊之餘,也順便教導釀酒人如何釀出「好酒」,導致葡萄酒不再多元,Parker成為全球單一口味的制定者!

Parker的影響力於今未見衰退,不過有興就有亡,歷史的鐵律向來無情,只是時間早晚的差別而已。最簡單的講,1947年生的Parker已來到耳順之年,體力不如從前乃屬必然,大概也沒能力趕場一年試一萬支酒,至於感官能力、記憶力是否敏銳如昔也是不無疑問。由於「葡萄酒代言人」單憑一己之力創建,這種逐步衰亡的跡象應該會慢慢浮現。另一方面,進入21世紀後,時代背景與「葡萄酒代言人」草創時期大不相同,產地、土壤、氣候、葡萄種類、採收、釀製方法,資訊較以往透明太多,世界各地的酒款和報價大概都找得到。尤其Web2.0盛行後,每個人都可各擁一片天地自由發表,自立門戶的各抒己見,也因此振興了多元的風味偏好,不過也由於「大師」、「達人」如過江之鯽,身份地位都因而下滑。Parker對此不可能不察,因為自2001年便開始發行電子版eRobertParker.com,並可由手機上網查得所有資訊,只是並無法遏阻版圖的橫遭入侵,正反雙方時時在網路上大打口水戰,而近年來面臨的挑戰也逐漸增多。Parker在2006年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時便透露,認為近年來他已經成為眾人攻擊的焦點,很顯然的,品酒大眾對於獨霸的大師已經越來越不耐煩!

我待在葡萄酒的世界並不長,也從來沒真正認真過,主要的原因是太難了,太難去吸收、消化並熟記這龐大的資訊,一味讓「大師」、「達人」牽著鼻子走又心有不甘,所以乾脆逃離、放棄,轉到相對單純的單一麥芽威士忌(SMW)去,所以沒什麼基礎或立場去評論這位帝王級的人物(原文書名是The Emperor of Wine)。不過玩SMW也玩了一段時間,也擁有一小方天地來發表我的品飲記錄,記錄方式同樣採用百分系統,同樣也看到了些光怪陸離的情事,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早已遠超過葡萄酒的世界,那麼,該如何去看待這種一方獨霸的景象?

首先,很根本的,SMW與葡萄酒的產業結構不同,市場規模也有差異。統計台灣的進口量,近幾年來葡萄酒持平在2000萬公升以下,蘇格蘭威士忌則略超過1200萬公升,看似差異不大,但所謂蘇格蘭威士忌,卻包括了絕大部份(>95%?)的調和式威士忌,SMW可說少之又少。酒廠生產調和式威士忌有個重點,為了維持顧客的黏度,風格口味都必須力求經年持穩不變,所以大致無所謂新舊酒款,也沒有試酒的必要。此外,全球葡萄酒莊隨便算算便上萬了,每個年份、每間酒莊總是要推出幾款新酒,一年下來裝瓶酒款不可勝數,而SMW五大生產國的蒸餾廠總數有無超出150間?每年能推出的新酒款能有幾多?舉個例子來說,SMW界的大師Jim Murray在2009的Whisky Bible裡(2008~2009),新添了1227種酒款,已經非常了不起,卻遠遠小於Parker一年上萬支試酒總數,更甭提我個人自2006年始,經過了三年的努力也不過累積了600種酒款!這樣小眾經營的規模,其實已經削減了霸權版圖的形成可能,因為即便裝出一桶評分絕佳的曠世好酒,但區區數百瓶,連評分撰述者都極難擁有,酒價的飆高純粹只是供需問題,也讓酒廠時時以「限量」作為炒價的手段。

葡萄酒的年份極其重要,裝瓶後的持續成熟給了大家無限遐想,也留下大師介入的空間,必須有賴專家試酒才能給予適當的評價。SMW不同,年份沒有意義,而依蘇格蘭法令,至少需在橡木桶中陳年3年才能裝瓶,一般酒廠的核心酒款則為10、12年或更老到25、30年,所謂「瓶中陳年」雖有耳聞但難以驗證,所以開瓶後喝到什麼便代表什麼。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所讀過,或當面請益過的諸多大師級人物,他們或許也評分,或許根本不屑於作評分這等焚琴煮鶴之事,不論在書中,或是在帶領的SMW品酒會中,都一再強調所有的分數,包括自己的在內,都僅供參考,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自己的感官,聞到、嗅到、喝到和感觸到,都和個人的經驗相連結,只有正視自己手中的酒,才能掌握個人的喜好。這一點,其實與Parker的初衷是完全符合的,而對我來說,更是發聾振聵的啟發,既然無他人能取代我的經驗,何妨開始記錄,單純的只為了不致遺忘?既然與任何酒廠、酒商都沒關係,我手寫我飲,豈不自在逍遙?

當然,SMW再個人,仍有一定的公評,Jim Murray和Michael Jackson的評分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但人云殊異以及仍有酒廠關係耳語的情況下,網路上的同好團體Malt Maniacs越來越受矚目,每年評定的MM Award採用完全盲飲、由分散全球各地12名評審的平均分數計算,應該已經盡力做到公平。這些分數以及各種酒類評比的獎項,酒商不可能不拿來作宣傳,所以一旦被評定好分數,酒款當然也一支難求。物稀總為貴,金字塔的頂端也總有人,供需的差異給了大集團炒作的空間,厲害者如LV集團,將旗下Ardbeg酒廠的珍稀酒款包裝成精品販售,瞄準的便是收藏家而不是純飲者。只是價格與品質常常不以等號連接,如我這般搞不懂收藏樂趣的酒客所在多有,無須跟隨著酒價浮沈,所以永遠找得到心目中的好酒來享用。

我完全同意作者所稱,Parker剛好站在歷史上一個對的位置,將他拱上霸權位置,以前沒有,以後應該也不再。而台灣市場呢?其實混亂,有點類似「葡萄酒代言人」的草創之初,但假網路之便,形成群雄併舉、各擁地盤的景象,也因此在過去幾年間出現了不少「大師」和「達人」,也多少影響了市場,只是尚未出現真正一統江湖的人物。將來會不會有?我不看好,至少這一波景氣寒流之下,這種非民生必要品的奢侈物應該會拼命打哆嗦,讓歐陸痛責的bloody American也絕對包括在內,一番重整後,不知酒界會是怎般光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