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21/'09 Bruichladdich早期裝瓶品酒會及3/24獨自品飲
總分:84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3/21/'09 Bruichladdich早期裝瓶品酒會及3/23獨自品飲
總分:88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時間:3/21/'09 Bruichladdich早期裝瓶品酒會及3/22獨自品飲
總分:83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時間:3/19/'09
總分:82

Nose:又是以餿麥、青草、麥芽開端的輕雪莉,酒精氣非常高調刺激,在清楚的硫磺下,慢慢浮出蜜糖甜味,許多薄荷涼意襯托,顯得輕盈而厚度不足,10分鐘後居然只剩少許蜜甜伴著硫磺,很是單調無趣;20分鐘,沒什麼變化,無趣;30分鐘,除了更輕之外,沒什麼改進,無趣;40分鐘,酒精大力張揚,應該就是僅及於此了 18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3/18/'09
總分:89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時間:3/17/'09
總分:79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時間:3/16/'09
總分:80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3/15/'09
總分:85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瓶中陳年」對葡萄酒來說,是眾所週知的基本常識,但對Whisky來說,卻是一種尚未被確認、猶待探討的課題。以普遍認知而言,高酒精濃度的Whisky在裝瓶後便已完成所有可能的變化,無所謂適飲或不適飲的生命週期問題,但是焉?非焉?如果能控制外在環境,存不存在緩慢化學變化的可能?

這問題很不容易回答,終究影響一瓶Whsiky的因素太多,從麥種、水源、發酵蒸餾方式與技術、橡木桶、陳年環境、時間等等,除非如同葡萄酒玩家一次購入大量同一批次的酒,而後每年開瓶比較,否則完全不可能去排除以上種種變因。但「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TSMWTA」既稱「研究」社,豈可輕易放棄類似好玩的題目?這便是現任理事長Lazy在約莫兩年前,便開始構思有關「瓶中陳年」實驗的原因,不僅打算以幾支老裝瓶酒挑戰酒友們的嗅覺與味覺,也希望能從中挖掘瓶中與桶中陳年的歧異。

為了這些目的,這次品酒會安排的4款酒大抵為1965~1970時所蒸餾,其中最晚裝瓶的年份為1989年,也就是說,這些酒裝瓶至今約已20年,另外為了比較,也拿2005裝瓶的Bruichladdich 20yo Third Edition Islands作為對照。很顯然的,這場品飲會的實驗性十足,挑戰性高,最後是否能夠得到結論也不可預測,不過,退一步來說,還有什麼機會能一次喝到這麼多的老裝瓶酒呢?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3/12/'09
總分:79

Nose:輕微的餿麥、一陣硫磺、微量乳酸,以蜂蜜甜為主的雪莉調很快的升起,果酸、發酵酸和嬰兒吐奶的酸,也有點甘草和微涼薄荷,香氣很是興盛活潑,10分鐘各類酸味似乎到達了頂點,一點點輕燒烤、濕木炭,20分鐘乳脂、蜂蜜,顯得溫和多了,碳烤焦味也逐漸增濃,可同時增加的是硫磺味,並累積越來越多,40分鐘放棄 19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時間:3/11/'09
總分:77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取自Lazy的部落格)
時間:3/10/'09
總分:76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片取自Lazy的部落格)
時間:3/9/'09
總分:80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 2/21/'09 Mortlach品酒會及3/8獨自品飲
總分:90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21/'09 Mortlach品酒會及3/4獨自品飲
總分:89

D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